“從項目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只用了2個月,審批時間只用了4個工作日,審批效率真快,真是太方便企業了”。近日,在龍里縣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事的企業人員感慨。
據悉,近年來,為解決企業辦事難、投資見效慢等難題,提升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龍里縣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降成本等“三減一降”等措施,實現服務、質量“雙提升”。
【資料圖】
在壓減環節方面,按照《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及流程圖3.0(試行)》《黔南州工程建設項目分類流程圖、事項材料清單和辦事指南3.0》,結合工改“黔南模板”執行期間縣各工改成員單位的反饋意見,該縣調整印發了《龍里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及流程圖3.0(試行)》,進一步優化了相關審批流程,在省級49項審批事項基礎上進一步減少10個審批事項,壓減至39項(不包含市政和中介事項)。
在精簡材料方面,龍里縣在全省率先完成發改全國投資在線監管平臺和工改平臺的互聯互通,并率先實現發改審批備案項目自動甄別推送,提高系統互聯互通水平;10個審批事項已實現并聯審批,7個審批事項已實現承諾制辦理,進一步共享優化審批材料,將全周期申請材料在省級244件的基礎上減少102件、在黔南州級188件的基礎上減少46件,壓減至142件。
在壓縮時間方面,各審批部門開展“超前服務”和“代辦服務”,進一步減少企業申請等待時間和業務辦理時間,壓減業務辦理時間50%,現在全流程辦理時間平均為25.76個工作日;通過梳理辦理流程,進一步壓縮各類型項目審批時限,政府投資類項目承諾辦理時限在州級46個工作日基礎上壓減到39工作日,社會投資類項目承諾辦理時限在州級36個工作日基礎上壓減到30工作日,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承諾辦理時限壓減到15個工作日,各類型項目審批再提速。
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該縣推行全流程在線審批,落實“一窗通辦”“只跑一次”,群眾等待時間壓縮75%以上,出臺了《龍里縣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實施辦法(試行)》明確“工業企業涉企技術性中介服務費用由政府部門支付并納入部門預算(如地質災害評估費、礦壓覆評估費、地價評估費、勘界圖測繪費等)。全縣各工業企業、項目(用地性質為工業用地)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一系列優惠措施,今年1至9月為5個工業項目減免了213.04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大大減少了企業投資成本,為企業減負蓄能。同時嚴格規范工程建設項目辦理建筑許可涉企保證金收取。
此外,通過縱向提升服務提升質量的多種舉措,從“坐等”服務向主動服務、上門服務、”保姆式”服務轉變,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切實提升審批效率,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露
編輯 曾帥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