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刷臉”就可以辦電,低壓(居民)新報裝最慢只需要3個工作日,“掌上”就可下單15款增值供電服務產品……十年來,貴州“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貴州電網用電便利化服務,大幅提高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據了解,“獲得電力”指標記錄了一個企業為了獲得永久的電力連接而辦理的手續,花費的時間和費用。“獲得電力”是衡量營商環境水平的重要標尺。
近年來,根據南方電網公司構建現代供電服務體系有關部署,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全力“解放用戶”,做深做細做實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三零”和省力、省時、省錢“三省”服務,打造貴州用電“貴人服務·黔電無憂”特色品牌,提供可靠、便捷、高效、智慧的新型供電服務,全力營造良好用電營商環境。
(相關資料圖)
“線上線下”優化服務 辦電不排隊
日前,長順縣鼓揚鎮餐館老板武登海在“南網在線”App上刷臉認證,點擊企業“一證辦電”(即營業執照),輸入信息后就成功申請辦電業務,十分快捷便利。“這樣的便捷服務,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要用電,就得到營業廳排隊等號。”武登海說。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持續優化客戶服務渠道。2015年,實現網上營業廳和短信營業廳同步上線運行,新裝用電、電費查詢等12項服務實現網上辦理。當年,非現金繳費比例就大幅提升至74.7%。其后,南方電網95598微信公眾號、支付寶服務號等數字服務載體相繼上線。
“根本性的改變,還是來自‘南網在線’App的上線,實現了網上服務‘大整合’,促進貴州電網線上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貴州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許文強表示,2021年,南方電網公司全面推廣應用“南網在線”App。特別是在2021年底,貴州電網公司互聯網服務平臺全面完成與貴州省政務服務平臺的橫向聯通,貴州在全國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居民“刷臉辦電”、企業“一證辦電”全省覆蓋,互聯網大數據應用進一步深化。
目前,貴州電網用戶在與南方電網95598微信公眾號、“南網在線”App等互聯網平臺綁定后,可實現新裝用電、用電分析、更名過戶等34項業務“掌上”辦理,做到“業務線上申請、信息線上流轉、進度線上查詢、服務線上評價”全流程數字化,營業廳直接受理的業務量降幅近八成,網上業務量大幅提升。
在“線上”服務不斷進步、優化的同時,貴州電網的“線下”服務也同樣在向數字化“轉型”。在貴陽供電局城南智慧營業大廳,設置了自助業務辦理區、綜合能源展示區、“南網在線”體驗區、新興業務體驗區,配備了自助終端機、網格化云平臺、智能家居等智能設備。
“我們通過5臺自助設備一體機以及智能導覽臺分流客戶,不再只依靠人工,業務辦理由原來的‘排隊辦’變成了‘馬上辦’。”貴陽供電局城南分局供電服務科王昊說,自助終端設備可供客戶自助辦理中、低壓全業務,包括用電報裝、電費交費、電費發票打印、查詢等,實現了業務辦理智能化、自助化和無紙化。
簡化材料縮短流程 辦理省錢省時效
“我家新修了房子,所以昨天就在‘南網在線’App上申請裝一塊電表。原以為要等好多天,沒想到今天就來給我裝好了。”家住黔南州貴定縣沿山村的村民付善華在成功辦理后,對高效率的優質服務表示非常滿意。
高效服務的背后,正是貴州電網公司對于用戶低壓報裝流程、資料的“跨越式精簡”。曾經,一個普通的低壓(居民)用電客戶,從申請報裝到接上電,在十年前至少需要23個工作日,而現在最慢都只需要3個工作日,報裝流程環節由19個減至2個,且不再需要準備繁雜的資料,直接“刷臉”就可辦電。
其實,早在2012年,貴州電網公司就已開始主動跟蹤、超前掌握工業園區項目的用電需求,建立業擴報裝“綠色通道”。直到2018年,《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更加明確了流程、時間,規定了低壓(居民)新裝推行一證受理、一次告知、一次現場服務模式,流程環節由16個減至2個,精簡87.5%,辦理時限標準由12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壓縮75%,所需資料由8項精簡為2項,減少75%,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業務辦理,為客戶節約了更多寶貴時間。
在業擴報裝的流程、資料上做“精簡”的同時,貴州電網公司還在用戶的“錢袋子”上做“精簡”,為用戶省錢。
銅仁市碧江區的川硐板栗園村的板栗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就是受益者。“根據供電業擴延伸政策,板栗園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符合業擴延伸項目,我們就免費為合作社接電,給合作社節省十萬元左右。”銅仁碧江供電局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業擴投資界面延伸覆蓋面政策,讓用戶不再自己花錢裝表、接電,能節約幾千到幾十萬元不等,所花費的資金大幅度“精簡”。
在不斷擴展業擴投資界面延伸覆蓋面的“征程”上,貴州電網公司于2019年全面推出“業務辦理零上門、用電報裝零審批、業擴報裝零收費”的“三零服務”。2020年取消低壓用戶報裝工料費、檢修費等所有對外常規收費,放寬了小微企業低壓報裝門檻,全年為客戶節省接電成本17.27億元。
目前,貴州省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其中,貴陽、遵義、興義的用戶更是擴展到了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
特色用電增值服務產品體系 不斷優化豐富
“嗒嗒嗒……突突突……”在貴陽市云巖區楊惠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混凝土攪拌機、電鋸等設備有序運轉,機器聲此起彼伏。而與之前不一樣的是,供給這些設備的“電”是租來的。
“以前自己買變壓器,平均一臺40萬元,從定制、運輸到使用,至少要60天。如果直接租,一年12萬元,前后只要20多天,僅這一次,我們就節約了近一百萬元。”項目負責人梁福全說。
聚焦客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在增值服務上持續發力,于去年9月在“南網在線”App上線臨電共享、商業保供電、配電設備代運維等9款增值服務產品,實現增值產品“零”的突破,讓用戶直接“掌上”下單。其中,臨電共享業務,不僅提供變壓器租賃,還負責安裝、運維和拆除,可節約大量時間和成本。
同時,貴州電網公司持續優化豐富貴州本地特色增值服務產品體系,目前,逐步構建了“13+1+1”的增值產品體系,即配電設備運維、順易充、南網融E等13款全南方電網共有的增值產品,“電釀酒”“CSR”2款具有貴州特色的增值產品。今年,貴州電網公司還將陸續上線12款增值服務產品,逐步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基礎+增值+社會責任”產品體系。
以“電釀酒”增值服務為例,目前貴州電網引進了電鍋爐、智慧安監、金融保險服務等企業8家,當用戶下單后,產品經理會把審核通過的用戶需求放入“南網在線”平臺,由服務供應商進行“搶單”,兩者互相對接滿意后,便可簽署協議開展合作。
針對已“上線”的產品,貴州電網公司共計吸引內外部優質服務供應商109家入駐,構建出了優勢互補的基礎能源生態圈,實現了項目整體設計、產品定制、成本節約、智慧運維等多種組合套餐服務,努力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用電用能解決方案。
“對用戶及市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分析力度,根據不同客戶需求、不同業務領域設計新型產品服務套餐。”許文強表示,努力構建符合能源行業發展趨勢和用戶需求的增值服務產品體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玲
編輯 申川
二審 楊靜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