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晚上散步,三都縣城都柳江兩岸黑漆漆的連個休息座椅都沒有;現在,路面變好了,沿岸道路也加了護欄和座椅,還可以經常把三都夜景分享到朋友圈。”三都水族自治縣市民楊好說。
三都縣城夜景一角
記者了解到,十年來,三都水族自治縣深入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城鎮規模加快壯大,城鎮經濟快速發展,城鎮環境明顯改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10年三都縣城
2011年,三都水族自治縣全縣通車里程161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0公路,縣鄉道路84.88公里,通組路0公里。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公園1個,公廁11個,路燈750顆,城市橋梁5座,縣城區停車位0個。個體工商戶10356戶。
2021年,三都水族自治縣全縣通車里程逾33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0.27公路,縣鄉道路647.115公里,通組路1549公里。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公園2個,公廁27個,路燈3483顆,城市橋梁19座,縣城區停車位9321個。個體工商戶19543戶。
2022年三都縣城
成績得之不易,十年來,三都水族自治縣城鎮化建設緊緊圍繞“聚人生財”這篇大文章,堅持把“人”作為最核心因素,強化推進“四改”項目,加快推動城市更新,立足于全省規劃、三都客觀實際、三都特色優勢,建設以水族文化為支撐的山地民族特色新城,打造中國水族之都。
三都水族自治縣在十年的城鎮化發展之路上,積極學習探索經驗,全面貫徹國家、省、州對城鎮化發展的部署要求,通過棚戶區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新區開發等工程項目將城區面貌煥然一新。同時,進行“區鎮合一”管理體制改革,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實施易地扶貧后扶措施,實行產城融合發展模式。激活了城鎮經濟活力,提升了城鎮品質,增加了市民幸福感。
三都新型城鎮化專班工作人員韋愛花告訴記者,她是土生長的三都人,以前,每逢大雨,坑坑洼洼的路面積水會漫進沿街一樓住戶的家里。現在,不僅路面干凈了,背街小巷也更整潔美觀了。
“10年前我從遵義來三都工作時,到處是泥土公路,出行處處受阻。”三都新型城鎮化專班工作人員韋俊說,現在,三都出省有高鐵、出縣有高速公路,鄉鎮里有國道省道,縣城還拓寬了街道路面,修了快速干道,實現了城鄉公交一體化,引進了共享單車,讓群眾城內可以多方式出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申川
編輯 彭楊
二審 楊靜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