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31日,記者從2023年全省政務服務工作會議獲悉,2022年,烏當區持續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緊緊圍繞“強省會”行動工作和省、市政務服務工作部署,以“一窗通辦‘2+2’模式”改革為載體,全面啟動“企業之家”試點工作。
以優勢促改革,全力打造企業之家“一條龍”專區。秉持“三全N中心”服務理念,在烏當區政務服務中心打造“企業之家”專區,將一樓法人服務區綜合受理窗口優化至16個,配置打印、復印、上網等設備,設置開放式和半開放式企業洽談區,放置各類惠企政策信息,搭建信息交互平臺,配備兩名“企業專員”,為到廳辦事的各類企業提供免費洽談、合同打印、政策咨詢、幫辦代辦等服務。設置“人才用工驛站”,廣泛收集、發布就業崗位、招聘、求職等信息,通過大數據分析,快速實現求職意愿與企業用工需求精準匹配,提高招聘效率。“驛站”運行以來,累計發布企業招聘信息千余條,收到百余家用工需求,幫助企業招聘員工500余人。依托烏當政務大廳微信小程序,設置線上“企業之家”功能模塊,不斷拓寬政務服務云渠道,將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前移,讓企業和群眾通過線上線下多種途徑專享“一對一”答疑解惑、訴求反饋、招聘求職信息發布等服務。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依托,在全省試點“云上座席”視頻辦服務,積極打造“云上坐席”在線視頻辦理服務大廳,配備4名“云上坐席”專員,向企業、群眾提供“專業化咨詢導辦、手把手在線輔辦、面對面專屬快辦、心連心創新暖辦”,引導更多的企業網上辦理。截至目前,共為企業群眾提供線上咨詢解答百余次,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網辦成習慣。
以集成謀創新,大力推進惠企事項“一攬子”辦理。圍繞企業設立+基礎要求+資格資質,梳理企業定制服務菜單249項,企業可通過平板電腦、菜單手冊、二維碼等方式以點單形式下單服務事項,也可由企業服務專員,精準一對一對接企業辦事服務需求,實現“一人代辦、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受理、全部辦結”的4S服務。目前,已為35家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并建立一企一檔,為后續服務提供數據支撐。緊抓“園區事區園辦”改革,充分發揮政務中心背靠園區的地理優勢,為園區提供服務20余次,協調解決園區辦事難問題17次。同時,圍繞園區主導產業、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推出生態特色、電子信息制造、新材料、健康醫藥、醫療器械等集成特色套餐24項,推動了園區項目“一件事一次辦”。在政務大廳打造惠企“政策導讀”宣傳專欄,設置惠企政策服務窗口2個,統一對外提供政策咨詢、政策兌現等服務。
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施行企業訴求“一站式”服務。烏當區政務服務中心以“企業之家”為載體,構建“企業訴求接待中心”,制定《烏當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之家”企業訴求機制》,形成訴求收集、問題分析、分辦處置、跟蹤回訪等全閉環服務機制,確保烏當區企業訴求有效解決。二按照線上線下雙發力的思路,通過線下政務大廳企業專員、投訴窗口,線上企業訴求二維碼、盯事在線、12345便民服務熱線等渠道,廣泛收集企業在生產、經營、投資、轉型、擴建等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點痛點問題,由企業服務專員對收集的問題進行分析研判,按照政務服務類和非政務服務類,派單式轉辦處理,確保企業困難有人聽、企業訴求件件應。打造企業訴求接處中心以來,得到區人大、區政協、區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制定“兩代表一委員”聯系走訪調研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作為政務服務辦事體驗官、服務監督員。收到企業各類訴求259條,其中政務服務類30條,主要涉及證照辦理、項目協調等方面;非政務服務類149條,其它類80條,主要集中在找資金、找人才等方面。
下一步,烏當區將在運行機制上謀求創新,在政務服務流程上進行優化,不斷擦亮“貴人服務”品牌,構建政務服務新發展格局。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編輯 桂榕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