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黔中早春,春寒料峭。正月十五大年一過,山東省菏澤市的游聚剛、張海霞夫婦穿著厚厚的大衣就離家出門,搭上開往貴州的高鐵,加入外出工作的洪流隊伍中。
游聚剛夫婦是中建科技貴州裝配式綠色建筑產業園(貴陽花溪裝配式工廠)產線攪拌站負責人,在輕質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方向有深入研究和應用,成為花溪區產業技術專家庫成員(工業產業方向),在貴州一干就是6年多,貴陽已成為夫妻倆的第二個故鄉,企業一季度生產任務飽滿,為快速復工復產,他們就抓緊趕回來了。
一下火車,他們和其他工友一樣,直奔工廠。此時,工廠混凝土攪拌站正等著他去調整配合比,夫妻二人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啟動電腦,開動設備,和工友一起配合,快速把調整好的水泥、沙子和水按照設定的配合比例通過自動控制系統輸送到攪拌站中,看著產線設備運轉正常,游聚剛夫婦臉上也露出喜悅的笑容。
春忙活多,訂單任務已經排滿計劃表,工人們來不及分享年節的歡樂,各就各位,開足馬力,全力以赴投入生產中。生產車間內,工廠鋼筋生產線、模具裝拆線、混凝土澆筑線、構件吊裝一派繁忙。室外,3萬多平方米的工廠堆場里整整齊齊碼放著預制板、預制梁、樓梯、柱子、道路溝蓋板等預定的各種型號預制構件,正在裝車發運到各建筑工地上去。
“現在整個工廠的生產情況已經全部恢復正常。春節一過,人員返工率達到95%,產線開動達到90%以上。為了抓好開局起步,我們年前就把設備維修檢修調試好,開年以后就實現滿產達產的目標,滿足建筑市場對裝配式構件的供應,把年前的訂單任務抓緊生產消化完,搶抓新的市場訂單量。”工廠負責人郭程介紹。
據悉,我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隨著勞動力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建筑市場對裝配式預制構件需求不斷增加,今年該廠排產訂單較往年大幅提高,計劃產值突破2個億,力爭實現新增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