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記者從貴州天然氣管網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管網公司)獲悉,2月6日,貴州省國資委印發《省國資委關于表揚監管企業第二屆創新創意獎獲獎企業和個人的決定》,管網公司“黔北管網‘渝氣入黔’進黔北項目”榮獲創新創意獎。值得一提是,這是該公司“老鷹巖反井鉆成功穿越工程”獲第一屆創新創意獎后再一次獲此殊榮。
“渝氣入黔”進黔北項目是貴州省天然氣“縣縣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渝氣入黔”主通道。主體部分由全長240千米的正安至道真至大磏、遵義至湄潭、遵義至綏陽至正安3條天然氣管道構成,正安至道真至大磏項目全長74千米,沿線地形地貌主要為山區河谷、丘陵、山區。管道沿線水域中型穿跨越2處,反井鉆穿越1處,高速公路穿越3處,國省道穿越6處。遵義至湄潭天然氣管道全長52千米,起于中貴線遵義輸氣站,途徑遵義新浦新區新舟鎮、永樂鎮到達湄潭末站。遵義至綏陽至正安天然氣管道全長114千米,起于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分輸站,止于正安縣正安分輸站。
2022年5月30日“渝氣入黔”通道正安至道真至大磏全線貫通,6月17日正式將重慶氣源輸送到正安LNG儲配庫,確保了6月23日正安LNG儲配庫順利投產運行;2022年11月28日遵義至湄潭、遵義至綏陽、綏陽至正安試氣成功,標志著“渝氣入黔”工程實現全線互聯互通,同時形成了正安頁巖氣外輸通道,為烏江能源集團產供輸儲銷產業鏈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為遵義地區今年冬季能源保供充分發揮了積極作用,為貴州省經濟發展提供了清潔能源保障。
在整個項目設計之初,該公司結合貴州特有的地貌情況進行設計優化創新,充分考慮管道與沿線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的融合,重視管道運行安全,在具體設計中,從線路管溝斷面、水工保護、場站用地及平面布置、閥室設備間撬裝、公路頂管、隧道工程、引進反井鉆工藝,對進站道路、河流跨越等各方面充分現場踏勘、結合實際情況不斷進行優化。
在創新為主、突破技術理念的引領下,經過不斷努力,該公司兩項技術成功立項貴州省2022年科技支撐項目,共獲得160萬元政府專項資金。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申報發明型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恒新
編輯 朱登芳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