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值羊肚菌成熟采收季節,走進織金縣茶店鄉洞口社區羊肚菌種植基地,一朵朵“小傘”般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一片豐收景象。
“羊肚菌適宜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空氣質量高的環境生長,種植時間在每年11月中旬左右,技術方面要求高。羊肚菌對溫度、濕度要求很苛刻,正常情況下,8℃-18℃為最佳溫度,可以助長羊肚菌的出菇率。”洞口社區羊肚菌種植基地技術人員林明根介紹道。
(資料圖片)
除了聘用專業的技術人員,洞口社區羊肚菌種植基地長期聘用本地群眾參與羊肚菌的管護、采摘等工作,在用工高峰時期,每天可吸納30多人就業。
“平時在家閑著也沒事,只要基地這邊需要人幫忙,我就過來干活,每天都有100元工錢,多做幾天,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洞口社區居民郭邦明,在家門口成了“上班族”。
據了解,該基地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模式種植羊肚菌200余畝,形成了育種、栽種、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羊肚菌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該種植基地自建成以來,先后種植了黃金菇和白松茸,實現產值270萬元,帶動300余人致富增收。同時,建立了育種中心和加工房,實現產業發展一體化和科學化。
“2022年,基地實現產值90萬元,盈利40萬元,2023年,疫情全面好轉,市場全面恢復,銷路更好,我們有信心將產業做大做強。”羊肚菌種植基地負責人吳金華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進行靈芝實驗,實現產業多樣化,管理精細化,發展持續化;將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品牌化,惠及更多的群眾,為鄉村振興發力。
朱才龍
貴州日報天眼新記者 楊宇峰
編輯 方年玉
二審 劉躍
三審 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