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月,隨著貴州各市州“兩會”陸續結束,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如何搶抓“數字經濟”風口,助力貴州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已有明確目標,記者對此做了相關梳理。
【資料圖】
黔南數字經濟運營中臺 資料圖
2023年,黔南州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據賦能實體經濟。持續實施數字產業大培育行動,做大做強平臺經濟、數據標注等優勢產業,完成數字經濟增加值770億元以上,占GDP比重38.5%左右,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持續推進“萬企融合”大賦能專項行動,打造融合標桿項目6個以上、示范項目60個以上,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45。
加快實施數字經濟運營中臺提升工程,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年內交易規模突破100億元,打造1個國家級數字治理典型示范應用。
建立數據授權、賦權和應用管理機制,打造普惠金融、旅游行業供應鏈金融等數據應用場景,推動數據價值化取得新突破。
推進大數據電子信息制造業壯大量級,產值增長10%以上,支持法拉第磁瓦擴大生產規模、中科晶元發展砷化鎵半導體,推動菲克斯電氣、貴州一均等企業投產入規,新引進中高端電子元器件、電腦終端制造等領域企業2戶以上。
拓展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空間,產值增長10%以上,重點支持向裝配式建筑構件和光伏支架等產品轉型,推動獨山軸承產業園向精密微型軸承產業升級,推動三都新能源配套產業園等6個項目建成投產、寶鋼制罐等18戶企業達產滿產,新培育企業入規10戶。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階梯式科技型企業培育行動和規上企業研發活動扶持計劃,探索試行“創新券”后補助政策,支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重點扶持新能源電池材料、農業制種、磷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攻關項目。實施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增長計劃,建立科技創新聯盟,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園區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黔南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
探索實行重點產業和重大項目“揭榜掛帥”制度,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繼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合同登記成交額35億元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120家以上,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持續保持全省第一方陣。
延伸閱讀:2022年,黔南州扭住“風口”產業集中發力,工業結構趨優動能增強。堅持州縣一體、專班調度,集中資源要素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推動裕能、磷化、川恒等重點項目快建快投,初步形成以正極電池材料及電解液為引領的產業鏈條?,F代化工、新型建材、生態特色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850億元,占全州規上工業產值65%,其中現代化工在全州工業占比和全省化工行業占比均超過30%?!叭齾^四縣”規模工業總產值達到830億元,全州占比64%。培育和認定“專精特新”企業45戶,居全省第3位。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融合標桿項目11個,居全省第2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桂榕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