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以下簡稱貴陽機場)獲悉,貴陽機場順利完成了遠程機坪塔臺人因工效數據采集,該舉措可通過實時比對研究“遠程塔臺—傳統塔臺”管制員及系統設備運行狀態,進一步優化遠程機坪塔臺系統,確保管制員在“增強型全景視頻+場面雷達態勢”設備支持情況下獲得優于傳統塔臺的感知決策效能,進一步驗證和提升遠程塔臺新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資料圖)
管制員在遠程機坪塔臺佩戴眼動儀測試
此次機坪管制員人因工效采集是貴陽機場遠程機坪塔臺為期一年運行驗證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工作得到了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無人機中心的大力支持。
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無人機中心專家團隊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借助眼鏡式眼動儀、管制員警覺性測試平臺以及調查問卷,主要采集分析管制員眼動、心理和生理指標、工作負荷等數據。在為期5天的數據采集中,針對遠程機坪塔臺和傳統塔臺兩種場景,選取了早中晚不同運行時段,覆蓋了不同上崗執勤時長的管制員,為遠程機坪塔臺運行驗證人因工效分析驗證提供了豐富全面的數據基礎。
管制員在傳統塔臺佩戴眼動儀測試
通過實時對比分析遠程機坪塔臺與傳統塔臺場景下的眼動和心理生理指標特征,識別管制員人機交互策略,評價管制員的人因工效水平。重點將心理學、生理學等人體學科知識應用于系統的優化,從而提高遠程機坪塔臺系統效能,有效提升管制員在遠程塔臺環境的舒適感和工作績效。
目前,貴陽機場遠程機坪塔臺新技術應用試點得到了全國各機場的關注。貴陽機場按照“嚴密組織實施、安全有序開展、強化過程分析、提出規范建議”的中心思想推進相關工作,后續將根據人因工效分析結果不斷優化程序,持續發力規范化運行。此次人因工效采集分析順利開展,為下一步的試驗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全國遠程機坪塔臺建設提供“貴陽方案”,促進遠程塔臺新技術在民航推廣應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彭楊
二審 馮倩
三審 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