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2022年,遵義市經營主體總量為75.65萬戶,注冊資本13788.43億元,同比增長13.01%、17.57%,其中企業16.19萬戶,同比增長12.72%。新增經營主體12.78萬戶,同比增長40.16%,其中新增企業2.8萬戶,同比增長12.78%。遵義市“四上”企業在庫3053戶,年度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54戶。引進國內外優強企業269戶。
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走訪個體工商戶
遵義市經營主體質量逐步提升,營收十億級企業新增4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新增5戶;省級服務業龍頭企業新增7戶;評審公示高新技術企業99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69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44戶,年進出口額1億元以上外貿企業新增20戶。
(資料圖片)
加強金融扶持,激活經營主體活力。完善遵義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機制建設,增強金融機構敢貸信心,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和經營主體金融支持,推進落實各類經營主體貸款額度為5681億元,同比增長13%;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采取再貸款、再貼現方式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傾斜力度,資金投放量為75.43億元,同比增長15.07%。開展“個體工商戶五苗行動”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235億元,同比增長13.64%。發揮知識產權效能,指導企業94個專利申獲省級一般資助600余萬元,10個知識產權項目獲質押融資7806萬元。
精準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建立綜合稅費優惠政策落實、財稅銀會商機制和退稅減稅工作“五長會商”機制,制定“引流導溉151行動”方案,開展“溯源立本、部門幫促、智慧碰撞、穿針引線、效應分析”五項行動。各類經營主體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19.53億元。
探索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機制,服務企業13000余家,減免各類涉企費用3500萬余元。全面貫徹落實《經營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市場準入便利化改革全面鋪開,營商環境整治年和服務企業“百千萬”大走訪活動全面覆蓋,逐一建立經營主體訴求、意見建議臺賬,逐一銷號解決問題,走訪服務企業42525次,收集問題線索2781條,解決問題2230條。積極受理處置經營主體各類訴求1049件,已辦結1032件,辦結率98.38%。
2023年,遵義市將穩步推進“個轉企”登記方式改革試點,積極助力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結果運用,全面落實負面清單制,加強質量提升幫扶和知識產權促進運用和保護。
用好“貴商易”平臺,實現政策精準匹配;堅定不移招大引強,對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加快推動寧德時代、東陽光、廣汽集團、寶武集團等重點龍頭企業在遵落地,帶動遵義市大數據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等新興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對臨規企業開展精準專項幫扶,分類建立工作臺賬,協調解決發展瓶頸問題,提升在庫企業數量,優化全市產業結構;持續實施提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幫扶行動,結合實際多部門聯動推出相關創業金融產品,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多渠道靈活創業,培育一批在專業市場、農貿市場、夜市以及易地搬遷安置點等重點區域新興經營主體,持續激發大眾創業創新的活力和信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桂榕 方亞麗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