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A股主要三大股指大漲,滬指站穩3500點,保險主題指數漲幅亮眼,截至收盤漲1.27%,值得一提的是,6月20日階段性低點以來,截至7月10日,保險主題指數漲幅達6.64%,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達4.34%,從盤面上看,中國平安漲超2%,中國太保漲幅達1.4%。
對于近期的保險超額,方正富邦基金吳昊稱,保險指數近期表現優于大盤,一方面是關稅問題擾動影響邊際遞減,權益市場出現回暖,另一方面在于保險分紅險“限高令”部分放開以及各種政策預期落地。
2025年6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人身險監管司發布了一份名為《關于分紅險分紅水平監管意見的函》。這份文件下發的重要意義就是監管在2024年初對分紅險設定的近似“一刀切”的限高監管政策(老七家不得超過3%,非老七家不得超過3.2%)被部分放開了。
到2025年年中,監管通過這份文件為分紅險的分紅水平設定了一個原則性的規則框架,不再是“一刀切”的模式。
如果保險公司擁有較強的投資實力與較好的公司評級,是能夠突破現有的限高規則,給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分紅。
而保險公司派發分紅險紅利時,要“穩健經營,堅持長期主義,把資產負債管理理念貫穿保險產品和服務全流程全周期,不得偏離賬戶的資產負債和投資收益實際情況,隨意抬高分紅水平搞“內卷式”競爭,擾亂人身保險市場秩序。”
同期,兩部門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了普惠保險體系建設,推進保險公司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豐富普惠保險產品供給,提供優質普惠保險服務,強化普惠保險監管政策引領。
對于保險板塊的后市表現,我們認為下半年仍有期待,具體基于以下三方面支撐:
首先,基本面持續向好: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保險行業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602.0億元,同比增長3.77%,增速較4月進一步擴大。其中,財險保費收入6129.4億元(同比+3.98%),人身險保費收入4472.6億元(同比+3.72%)。行業保費收入呈現穩步增長且增速加快的態勢,構成板塊上行的核心動能。
其次,契合中報窗口期邏輯: 當前市場以結構性行情為主,7月進入中報披露窗口后,具備業績支撐和政策利好的板塊更易獲得市場聚焦。保險板塊扎實的基本面使其有望因此受益。
最后是資金面具備比較優勢: 橫向對比銀行等主要紅利品種,保險板塊配置比例仍相對較低(欠配)。疊加其估值處于低位,其中股息率較高、業績穩定性強的標的,對增量資金吸引力提升,有望帶動板塊整體情緒回暖。
我們認為,保險板塊兼具基本面支撐與資金面潛在催化,投資者可多多逢低布局關注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