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互聯在改變傳統旅游企業的組織形態和產業形態的同時,也在改變旅游服務的方式和內容,必將全面提升旅游產業效率和重塑旅游體驗,賦予旅游業新的生命力。
受疫情影響,旅游業面臨消費者和社會重大變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旅游業將在危機中誕生一次更深入的革命和更深刻的產業重構。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嵌入,會讓旅游產業中的“人”“物”“服務”產生全域的鏈接,消費端數據成了新的生產要素,改變著供給端的資源配置。全域互聯在改變傳統旅游企業的組織形態和產業形態的同時,也在改變旅游服務的方式和內容,必將全面提升產業效率和重塑旅游體驗,賦予旅游業新的生命力。
在提升旅游產業效率方面,信息技術開始從“價值傳遞”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尤其是向旅游產品研發、旅游生產組織等領域轉移。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時代是借助智能終端發展,讓人們的旅游體驗因互聯網而更加便捷,那么全域互聯時代則是借助更低成本的傳感器、數據存儲和更快的數據分析能力,將數字化推進到旅游的供給端,提升旅游供給品質和效率,打通旅游者和產業的直接連接,進而滿足旅游者深層次的個性化需求。
全域互聯對產業效率的提升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從旅游供給端通過完成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在技術賦能下,旅游企業會將原有的業務動作細分,根據業務的頻次、產品、特征,選擇最為合適的支持技術,針對痛點輸出策略,借助信息管理系統來完成策略的執行落地,最終實現企業的全面信息化,提升效率并帶給旅游者更好的體驗。比如,故宮文創會基于淘寶店的銷售數據動態調節文創產品的設計和庫存。一個以中低頻服務為主的旅游景區,可能會重點考慮用技術幫助用戶的轉化增強,而不是留存,因此會采用高清互動AR直播的形式促使用戶轉化。又比如,華僑城集團線下推出動漫交互體驗連鎖樂園“V谷樂園”、虛擬排隊系統,線上聯合潮玩節、融媒直播等云旅游,模糊線上線下,形成無邊界的智慧化景區。這些例子都是旅游企業在生產、銷售等環節借助信息技術產生的明顯變化。
第二,企業和企業之間,甚至跨界的企業之間會因全域互聯而產生更多的聯系,大幅度提升效率。比如,基于數字生態形成的旅游產業平臺將旅游者、企業、監管者、金融、保險等產業協同相關方融合到平臺上,并圍繞旅游者需求重新進行資源組合和配置。旅游產業平臺將為平臺上的主體企業提供通用的基礎設施(如監管環境、信用與認證、技術工具、金融和支付支持等),降低創新成本、提高企業效率,促使平臺上不同主體之間的合作和互動,為旅游產業創造全新的價值。
第三,信息技術將加快促使政府監管平臺更好地助力產業發展。政府對市場的監管能力和公共服務資源通過與旅游產業平臺結構融合,進一步提升監管與公共服務能力,建立起旅游全周期投訴體系、全行業數字消費體系、全域旅游市場的數字誠信體系,營造出更加安全、有序的產業生態環境,提升產業效率。因此,全域互聯時代的智慧旅游提升了連接效率,把原來商家服務、公共服務和所有面向用戶的服務通過全域互聯網有效地連接在一起,從而創造更大的市場和更高的效率。
從重塑旅游體驗來看,信息技術正在通過建立以消費需求為中心的旅游產業價值網絡,為消費者帶來定制化、個性化、個體化體驗。產業和技術協同發力,在旅游消費端創造出全新的體驗感。旅游企業、技術公司、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會加入旅游消費新場景創造和旅游產品創新過程。VR、AR、人臉識別、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旅游產業找到廣泛的應用場景。更多的市場主體跨界而來,虛擬景區、數字博物館等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創新讓旅游目的地從線下走上云端,直播催生的“云旅游”極大豐富居民日常旅游休閑活動。大數據應用下的“預約、限量、錯峰”,讓旅游者出行更加智慧,也會因此享受到專屬化的游覽服務。高精度掃描和數據采集、厘米級的空間識別技術,會讓文化和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借助手機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和高速率低時延的5G網絡,能夠讓人們在瀏覽過程實時無縫地疊加AR效果,帶來虛實融合的交互體驗。互動性、沉浸式、立體化的數字科技與旅游文化藝術的融合,創造出了大量沉浸式場景,全景演出、沉浸餐廳、沉浸游戲等極大豐富了旅游產品體系。
全域互聯時代,旅游企業和技術企業都將基于旅游消費者實時需求做出優化反應,推動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生協同效應,極大提升旅游企業供給效能,為旅游者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確保可持續重塑和提升旅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