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變革、合作是醫藥生態系統的主旋律。日前在“同心攜手——共鑄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嶄新未來”媒體發布會上,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發起倡議,在過去五年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發展的成就基礎上,各成員企業為建設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的下一個五年共同奮斗。
《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系列報告由RDPAC和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PhIRDA)于2021年年初聯合發起,包括四個子報告、一個主報告。報告沿著“創新產業競爭力”“創新藥物可及”和“創新醫藥產業可持續”三條主線,深入剖析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發展應聚焦的關鍵要素。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初步形成,國際合作對中國醫藥創新的增強效應也愈發顯著,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創新藥行業應以臨床價值為核心、以患者利益為導向,并通過優化醫保基金使用、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提高衛生健康投入等途徑激勵創新,保證對創新的持續投入,讓全球患者獲益于創新合作的紅利。
中國醫藥創新的貢獻已經從全球第三梯隊“跟跑”進入全球第二梯隊“并跑”的階段。創新與合作成為生物醫藥行業趨勢的兩個主要關鍵詞。“十四五”進一步強調創新在現代化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明確提出加強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前沿攻關,這給本來就以創新為產業驅動力的創新藥業增強信心。前沿研究技術與方法包括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治療性疫苗技術、抗體藥物等;前沿研究領域與對象包括腦科學、人類微生物組、免疫治療等;前沿研究理念與方式包括精準醫療、轉化醫學以及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交叉融合創新等。
2021-2025年,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的總體發展目標涵蓋科技、創新、合作和人民健康等內容。在科技前沿方面,引領性、原創性科技攻關在部分戰略前沿領域獲得突破;在創新體系方面,貫穿創新各環節的政策、法規、機制科學、高效,不斷更新與升級,與國際體系高度融合;在創新產業方面,創新產出“量”向第一梯隊的“領跑”進發,“質”上具有全球競爭力,以合理的回報推動產業持續的投入;在人民健康方面,以具有更高臨床價值和可及性的創新藥物解決癌癥、慢性病和傳染病為主的巨大的疾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