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郵儲銀行的支持下,合作社的土地經營面積從200多公頃發展到了現在的1200多公頃,其中845公頃采用‘梨樹模式’耕作,不僅降低了成本,也實現了保墑增產。”近日,在吉林省四平市的梨樹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指著鋪了滿地的玉米,喜滋滋告訴記者,今年是個豐收年,社里的玉米總產量達到了1200萬斤。
梨樹縣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帶”和“黃金玉米帶”上,是全國聞名的產糧大縣和黑土地集中連片區,耕地面積達400多萬畝。近年來,為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該縣大膽嘗試,形成了以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栽培技術為核心的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被稱為“梨樹模式”。
土地規模化經營是推廣“梨樹模式”的有效途徑,這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積極發揮金融活水作用,為采取“梨樹模式”種植的農戶提供資金幫助,助推梨樹縣農業發展不斷實現現代化。
在鳳凰山合作社,各種大型現代化農機具擺滿了庫房。韓鳳香告訴記者,合作社現有農機具68臺套,社員158名,常年用工72人,隨著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放款速度、支持力度的不斷提升,合作社的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
“今年伏天正好趕上玉米授粉期,高溫少雨,別的田塊已經開始發愁了,因為采用‘梨樹模式’耕作,合作社的墑情卻平安無事,再挺個20天也沒問題。”韓鳳香笑呵呵地說。
“郵儲銀行一直根植黑土地,致力于服務三農,支行僅今年就投放了6400余萬元貸款,還為客戶提供配套的農資、農機、農技服務,電商、寄遞服務,以及監測莊稼長勢和天氣預測的智能服務,積極參與梨樹縣和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創建的現代生產單元,為8家合作社提供1180萬元貸款支援,建成7個現代生產單元,占全縣的50%,為‘梨樹模式’不斷成熟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行長趙宏說。
“去年,我們原本貸款200萬元,但是玉米價格上漲后,土地承包成本也跟著上漲,郵儲銀行又給我們增加30萬元額度,還有貼息,可以說,是郵儲銀行的扶持伴隨我們一路成長。”梨樹縣聚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邵亮亮說。
邵亮亮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成功典型,除種植甜玉米,他還與吉林省農科院開展訂單式合作,種植300畝西蘭花,不僅全部采用“梨樹模式”耕作,有效保護了黑土地,還明顯增加了當地種植戶的收入。
據悉,郵儲銀行梨樹縣支行從2008年的傳統農戶小額信貸起步,逐步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目前已形成農戶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涉農商戶貸款、縣域涉農小微企業貸款和農業龍頭企業貸款5條產品線,累計發放涉農貸款12億元,有效解決了1萬多個農戶的資金短缺困難。
(記者柳姍姍 通訊員林豐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