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自動調溫調濕、大棚數控天窗、精準膜下滴肥……走進邯鄲市邱縣玫瑰產業園,室外寒意正濃,室內花香四溢,在這里,農業“數字智控”技術讓園區內的玫瑰種植實現了一年九茬的豐收盛景。
“玫瑰種植采用的是無土栽培和水肥一體化模式,在滴灌過程中,運用‘數字管控’技術對植物所需營養元素進行測量,在營養元素比例、營養液濃度、灌溉數量等方面做到精準施肥,更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讓玫瑰達到優質優產。”玫瑰產業園技術總監石冠生介紹,園區引進了返滲透純水機組、水肥系統、壓力補償滴灌管等進口設備,在水肥一體化、溫室環境控制等種植管理方面實現了高效率自動和智能化。
截至目前,邱縣玫瑰產業園,采用“數字智控”技術,建設雙模聯棟智能溫室5萬余平方米,附屬冷庫、倉儲2000平方米,年產玫瑰鮮切花1500萬支,產值3000萬元,利潤1000萬元,帶動周邊農戶200余人實現就業。
據了解,為加快智慧農業發展,邱縣縣委網信辦制定了相關政策,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到農業生產經營項目一線調研走訪,送政策、講技術、解難題,有效促進數字農業發展。
當地通過指導企業進一步依托數字信息化技術,把“玫瑰+”的產業鏈做長、做寬,融入種植、銷售、加工、休閑、體驗、娛樂等各個環節,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以信息化實現當地農業產業升級。
“玫瑰產業園作為邱縣數字農業項目,是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要在數字農業發展建設,積累經驗、破解難題等方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不斷提高縣域農業產業信息化發展水平。”邱縣縣委網信辦主任劉洪濤表示。(記者 武萌 通訊員 劉龍 王鑫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