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內生動力 讓鄉村發展更有韌性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在鄉村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發展好農業這個基礎產業,更要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文章做足,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更大程度發揮農業農村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增強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讓鄉村發展更有韌性。
近年來,新義村大力發展黃桃經濟,積極推進眾創入鄉,精心打造田園綜合體,全村產業振興態勢加快顯現。特別是隨著樂高項目在楓涇鎮落地,新義村憑借良好的區位條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更多元、高能級的經濟發展功能。
當前,新義村正全力推進“迷你宋”體驗館、房車體驗基地、岳飛文化館等鄉村振興提升項目,發展后勁很足。
但在調研中,我發現新義村在產業發展中還存在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與周邊區域同質化競爭等問題。比如,新義村距離楓涇鎮區較遠,目前周邊公交還跟不上,自駕車停車也不方便。又比如,房車營地還缺少商業配套設施。再比如,新義村目前引進的部分項目,與周邊其他村正在建設的九豐現代智慧農業博覽園等項目較為類同。
針對這些問題,我在同鎮、村干部多次溝通討論基礎上,確定了房車營地基礎設施提升等22項年度實事項目,要求楓涇鎮和區相關職能部門認真研究,逐步優化周邊公交線路,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同時我希望新義村想得要大、起步要小、發展要快,注重與周邊樂高樂園、楓涇古鎮、花開海上等景點聯動,實現差異化錯位發展。相信通過幾年的持續努力,新義村的產業將更加興旺起來。
優化人居環境 推動“一處美、一時美”到“處處美、時時美”
美化環境既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更是農村居民高品質生活的現實需求。今年,市委將優化農村環境確定為“民心工程”項目。金山區一直高度重視農村地區人居環境建設,近年來通過開展多輪農村環境整治和村莊清潔行動,全區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總體上與前幾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新義村在加強環境整治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點建設,實施村莊改造、污水納管等工程,不僅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還成功創建了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
但在調研中,我發現“一處美”容易,“處處美”不易;“一時美”容易,“時時美”很難。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看似雖小,但卻是“老大難”問題,“老”在多年習慣、習以為常,“大”在千頭萬緒、千家萬戶,“難”在極易反復、容易回潮。究其原因,既有群眾思想認識、生活習慣的問題,也有規章制度執行、治理水平高低的問題。
針對環境頑疾,我認為還是要“內外兼修”,“內”是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群眾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習慣,“外”是加強農村社會治理,以村規民約等方式建立長效機制,久久為功、綿綿用力。
接下來,金山將圍繞高效能治理,強化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整治,重點聚焦村民宅前屋后等重點區域,從小處著手,扎實開展“五清一改”行動(即清垃圾、清搭建、清雜物、清堆物、清張貼、改習慣),并適度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切實提升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優化的積極性。通過持續開展鄉村清潔行動,加快提升村容村貌,逐步改變農村居民生活習慣,實現從“一處美”到“處處美”,從“一時美”到“時時美”,讓鄉村更有“顏值”、更有“面子”。
釋放資源價值 打造鄉村振興更幸福的“里子”
如果說村容村貌是鄉村振興對外的“面子”,那么推動農民富裕、讓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是鄉村振興最大的“里子”。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實現共同富裕,農村必須要發展,農民必須要富裕。
總體看,近年來金山區農村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但城鄉之間、村與村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需引起高度重視。
比如,2020年底,金山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萬元,新義村高一些,但也只有3.6萬元,與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萬元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土地是鄉村最值得挖掘的空間資源,是鄉村最寶貴的財富。鄉村要振興發展,就必須激活農村“三塊地”的活力,讓土地在流通中釋放價值,讓沉睡的資源變成農民致富和鄉村發展的源頭活水。這些年,金山區在用活個人承包地、盤活閑置宅基地、激活集體建設用地方面,開展了一些試點,取得了一定成效。
比如,朱涇鎮待涇村“花開海上”生態園項目,在本市率先探索實踐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直接作價入股,不僅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保底分紅收入200萬元,還帶領村民走上了“股金+租金+薪金+現金+保障金”的“五金”增收之路。又比如,呂巷鎮和平村創新農民相對集中居住新模式,做實宅基地“三權分置”,集中居住簽約村民可以用一套舊房子換兩套新房,其中一套自住改善居住條件,另一套委托出租,農戶可一次性獲得委托運營租金約40萬元。再比如,廊下鎮聯中食用菌合作社的蘑菇工廠,通過改變傳統種菇方式,激活基本農田的效能,實現“畝均200萬產值”,并帶動種植戶年增收50萬元。
下一步,金山將進一步加大實踐探索,并將試點經驗進行復制推廣,切實推動“地流通”“錢進村”“人下鄉”,讓農民真正成為“多金農民”,讓農民生活更富裕、更幸福。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頭萬緒。做好鄉村振興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影響全局的關鍵,把“牛鼻子”抓住了,工作才能綱舉目張,事半功倍,我們的事業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邁進。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其中最基礎、最關鍵的就是產業振興。
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要緊緊抓住產業“牛鼻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帶動生態環境改善,助力鄉風文明提升,提高基層治理水平,最終做好振興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