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信用卡業務發展迅速,在便利群眾支付和日常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部分銀行業務經營理念粗放,服務意識不強,風險管控不到位,存在侵害客戶合法權益等行為。因此監管機構對信用卡使用的管控也在逐漸升級。
監管之下,銀行陸續發布通知,調整客戶信用卡持卡數量上限,并加強信用卡消費的管控。
日前,農業銀行發布《關于關閉信用卡煙草代扣業務的公告》,稱為了進一步規范信用卡資金使用,根據監管相關要求,該行將于3月起逐步關閉信用卡煙草代扣交易。
多家銀行加強信用卡消費管控
郵儲銀行于去年發布《關于關閉信用卡煙草代扣交易和MCC為4588的交易的公告》,稱為加強信用卡業務合規管理,根據《關于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的要求,商業銀行個人信用卡(不含服務“三農”的惠農信用卡)透支應當應用于消費領域,不得用于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該行于2021年3月31日起正式關閉信用卡煙草代扣交易和MCC(商戶類別碼)為4458的煙草批發交易。
建設銀行也于去年發布《關于加強信用卡非消費類交易管控的公告》,稱“根據監管要求,信用卡資金不得用于購房、投資、生產經營等非消費領域,為了營造依法合規的信用卡使用環境,倡導持卡人合理消費,即日起我行加強相關交易管控”,并公布了五項管控措施,包括該行信用卡不得在境內房地產類商戶進行交易、不得在境內房產稅費類商戶進行交易等。
在各行對信用卡資金使用進行集中管控的同時,監管機構對信用卡違規行為的查處也持續高壓。
2月23日,福建銀保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因信用卡授信管理不盡職對某大行福建省分行處以50萬元罰款,兩名相關責任人分別被給予警告。
1月,海南銀保監局也發布一則罰單,另一家國有大行海南省分行因信用卡申請人資信調查流于形式、信用卡審批不審慎、信用卡異常交易監測不到位、信用卡發卡操作不規范等7項違規事實被海南銀保監局罰款195萬元。
多家銀行調整客戶信用卡數量上限
除了信用卡的資金使用管控升級外,信用卡的經營、發卡等業務的管理,也是監管機構的重點關注領域。
去年12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要求銀行不得以發卡量、客戶數量等作為單一或主要考核指標,長期睡眠信用卡比率不得超過20%,整改后仍超出該比例的銀行不得新增發卡。
近日,民生銀行便發布公告調整客戶信用卡持卡數量上限。稱每位民生信用卡主卡持卡人,本人名下所持民生信用卡主卡數量最高上限為20張,本人名下所有信用卡賬戶內附屬卡數量最高為10張,已注銷的卡片不統計在內。且同一張主卡最多可申請的附屬卡數量為8張,含已注銷卡片。且自2022年4月7日起,超過上述持卡數量限制規則的信用卡將無法正常使用。
郵儲銀行此前發布公告稱,該行擬自2022年2月16日起對信用卡的持有數量做出調整: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的信用卡有效卡片數量上限為5張(含5張),如已達上限數量,將無法成功申請新卡。
興業銀行也于去年7月份發布公告,稱同一客戶在該行持有20個以上當前狀態正常的信用卡賬戶,將清理信用卡賬戶至20個及以下。且同一客戶在該行新開立信用卡賬戶時,持有興業銀行當前狀態正常的信用卡總數量不能超過8個。
盡管目前各銀行對于同一客戶信用卡持有量的規定不盡相同,但對信用卡數量的控制趨嚴卻是顯而易見。銀保監會則表示未來還將動態調降長期睡眠信用卡比例限制標準,不斷督促行業將睡眠卡比例降至更低水平。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實習記者 趙景致 每經編輯 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