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日電 據《香港經濟日報》1日報道,港股業績高峰期結束,4月1日開市前有近50家公司宣布停牌,港交所發言人表示,若撇除長牌停牌公司,有32名發行人的股票因未能在3月底發布業績公告需停牌,少于去年的57家。
另外,港交所指出,有192家公司雖然指出審計工作雖然受到疫情措施影響,但引用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于2020年發布寬限安排,發布未經其核數師同意的初步業績或管理賬目,得以保留繼續交易,而2020年、2021年引用有關疫情寬限的公司數目分別有380家、27家。
據悉,以港股目前有1860家上市公司,財政年度以12月底作結,引用疫情寬限措施比率達10.3%,而未能趕及限期而停牌的公司則占1.7%。
在32家未趕及限期而停牌的公司中,有14家指出,審計工作受疫情影響,但未能夠根據聯合聲明下的寬限發布未經核數師同意的初步業績、管理賬目或關鍵財務信息。
港交所表示,致力維護公平、有序和持續的市場運作,將繼續積極監察事態發展,并與相關發行人溝通以協助他們全面遵守上市規則,盡可能縮短其股票的停牌期。
《香港經濟日報》還指出,自3月起,多家公司都預告無法趕及限期前出業績,部分歸咎疫情影響核數工作、有關鍵事項須與核數師進一步審核,而預告4月1日起停牌。內房股成為重災區,中國恒大(03333) 、佳兆業(01638) 、融創中國(01918) 等都無法在限期公布業績,齊齊停牌。
報道指出,從3月20日至今,已有約200份上市公告,與公司延遲發表業績公告有關。
4月1日開市前,有約50家股份公布停牌,除上述內房股,中國奧園(03883)、花樣年控股(01777)、當代置業(01107)、陽光100中國(02608)和同系物管都宣布停牌。
截圖來源:《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