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第五屆聚集誘導發光研討會(AIE5)暨翔龍鳴鳳科學論壇在深圳落幕。本次會議歷時3天,與會嘉賓陣容強大,由9位中外科學院院士、3位大學校長領銜。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院長、聚集誘導發光(AIE)技術概念的提出者唐本忠表示,新材料在深圳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希望能與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加強合作,加速AIE的落地應用。
AIE是由我國科學家唐本忠院士于2001年提出的原創性科學概念。在唐院士提出AIE以前,科學界普遍認同聚集淬滅發光(ACQ),也就是熒光分子在溶液態或分散態下熒光很強,但在固態下卻發光很弱甚至不發光,這極大地限制了材料本身的應用。而AIE材料則與ACQ材料相反,具有AIE性質的熒光分子在溶液中或者分散態的情況下熒光很弱或幾乎不發光,而在固態或者聚集態下發光顯著增強,因而得到了國際上化學、材料、生物、醫學等領域科學家的廣泛關注。
AIE的誕生顛覆了人們對發光材料的傳統認知,為高效發光材料的設計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改變了發光材料研究的世界格局。目前,唐院士及其團隊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AIE理論機制,開發出了一系列新型的AIE材料,已成功應用于高效光電轉換器件、高靈敏傳感器以及高分辨特異性成像和精準醫療等領域,在健康、環境、材料等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領域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大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院長、AIE技術的提出者、AIE研究的引領者唐本忠院士在致辭中指出,從二十年前AIE現象的第一次提出,到今天發展成現在世界范圍的一個科學領域,AIE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前,我們中國科學都是跟著西方科學家,也就是‘跟跑’,到慢慢我們現在可以實現‘并跑’,希望未來能實現‘帶跑’!”唐本忠院士對AIE領域的研究前景十分有信心。
本次會議開幕式授予了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劉斌教授第一屆國際獎項,以表彰其在聚集體科學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同時,會議開幕式發布了由權威國際機構愛思唯爾(Elsevier)撰寫的AIE國際影響力報告。
“AIE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做手機的顯示屏,可以做化學傳感,還可應用在生命健康方面。我們現在正努力通過廣州、深圳的實驗室平臺,把AIE變成真正的技術產品。同時,也在大灣區范圍內與企業、醫院建立密切的合作,現在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希望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產品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唐本忠院士表示,深圳這座城市充滿闖勁和干勁,深圳的企業也特別具有活力,“新材料產業在深圳一定大有作為!”(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