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僅是小孩讀書難,做家長更是難。
前段時間剛開學,廣州的廖爸爸就因為300塊班費,直接單挑家委會,家長群里戰火紛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究竟怎么回事?
300元班費
引發的一場家校大戰!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
廣州某小學一年級家委會開學就發出了通知,要求每位家長交300元的班費。
換做平時,多數家長可能想著是為孩子交的交就交了。
但是廖爸爸偏不——
他直接在群里連環發問:
家委會怎么選出來的?
班費支出經過全體家長同意了嗎?
憑什么家委會能替所有家長做決定?
這一連串靈魂發問,瞬間讓家長群炸開了鍋。
群里瞬間分成了多個陣營——
有人幫家委會圓場:“家委會很辛苦”“都是為了孩子們付出”;也有家長默默附和廖爸爸的意見;
而廖爸爸則是據理力爭,在他看來,不是錢的問題,他只是在捍衛自己的權利罷了,家委會成了“校方傳聲筒”,未經授權就“越權”發號施令,這顯然是不對的。
事件發酵后,網上的家長圈也分成了“挺廖派”和“反對派”。
挺廖的家長說得實在:
“家委是吃力不討好,但是家委會是為了搭起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橋梁,不是為了發布指令的。”
“以前讀書沒有家委會不也這樣過來了?”
“支持廖爸爸,替大家說出了大家不敢說出的話。”
反對派也有自己的顧慮:
“不敢茍同,大家都很忙,都是免費來做家委的,我們班的家委都不知道給各位家長省了多少事,沒必要上綱上線。”
“特別贊成家委的存在,而且廣東現在取消練習冊,都是家委在幫忙處理這些事情。”
“有些家委會確實很難啊,純純為愛為孩子發電,結果還要被各種吐槽各種質疑。”
其實兩邊都沒說錯,只是一邊怕權益被侵犯,一邊怕關系搞僵影響孩子,說到底都是為人父母的無奈。
你覺得呢?
廣州家長的多重暴擊
除了家委會的煩惱,開學還沒幾天,廣州家長們還迎接了其他的暴擊。
第一重暴擊是放學時間提早了。
來源:小紅書
廣州有學校通知,低年級的小朋友,一周五天,4天在下午2點45分前放學。
目前越秀、天河、黃埔等區都已經有不少學校改變下午的課程計劃,只上一節課提早放學。
平時即使是6點放學,都有不少家長來不及接娃,現在提前到2點多,怎么接?
即使接送解決了,那漫長的下午時間怎么辦?送孩子去補習班又要多支出一筆,不送吧,又怕跟不上大部隊。
放學的事情還沒解決了,孩子的校服又出問題了。
今年五月,廣東五部門發文明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購買中小學校服,目前越秀、荔灣等區已經有部分學校不再硬性要求。
這一下,又把家長的焦慮勾起來了,不穿校服,孩子在學校受到歧視、攀比怎么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重暴擊是教輔事件導致人心惶惶。
前段時間網傳佛山又一家長寫了近一萬字的材料去投訴,說自己家孩子作業太多了,于是全廣東都取消了教輔資料。
來源:小紅書
有荔灣的網友說有學校已經明確不統一買了,還在等學校方案。
來源:小紅書
這一連串的事件下來,廣州的家長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但細想,哪次教育變革不是踩著焦慮過來的?
說到底,家長怕的不是變化本身,而是“沒準備的變化”,家長們還來不及適應就被推上了新賽道。
或許政策推進時,可以多給點緩沖期,比如放學時間調整后同步完善托管服務,像廣州有學校已經同步開啟托管服務了。
來源:小紅書
又或者是不強制購買校服后,官方也明確了要規范選購行為,學校還要和家長溝通,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家長同意之后才能選用或者更換校服。
同時,廣東省教育廳通過“粵教翔云數字教材應用平臺”提供小學3-6年級語文、數學、英語電子教輔,家長也能免費使用相關資源。
政策落地需要緩沖帶,教育轉型更需要溫度。
畢竟,廣州家長的“卷”,從來不是為了攀比,只是想給孩子多一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