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正式實施合并,“精簡”后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層次更明確,定位更清晰,以全新的狀態肩負起為不同大小、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提供“定制化”融資服務的功能。
一直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都受到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2020年4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在此之前,“多層次資本市場”已連續8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目前來看,由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新三板、創業板、科創板以及滬深主板架構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內部各板塊定位、功能均有所不同,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主板主要為大型成熟企業服務;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突出“三創”“四新”;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新三板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服務;區域性股權市場主要為特定區域內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在這個“金字塔”體系不斷優化完善的架構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的發揮也更加充分。
筆者認為,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給予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不同的資本市場平臺支持,讓各類企業都能夠享受直接融資的便利,這不僅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不斷優化完善的價值所在,也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融資結構、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重大職責。特別是在“十四五”新發展格局下,健全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成為推動新興業態和新動能成長,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