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形的“列車超人”、呆萌可愛的“復興號”手辦、袖珍精致的城市車站徽章……日前,240款充滿“鐵味”元素的“鐵潮”文創產品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展位上亮相,吸引了不少觀展人員駐足。(9月15日 中青網)
盡管目前鐵路有二百多款創意產品上線,但相對于以其他的頗具規模的“手辦”行業而言還相對式微,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究其主要原因,是鐵路在很長一段時間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鐵路運輸安全和提高旅客乘車體驗上,鐵路對多元化的文創產品發展“興趣不濃”。
隨著鐵路市場化的腳步的加快,鐵路漸漸重視對文創產品的發展。通過青年文創大賽等方式激勵和推動文創產品,國鐵集團各公司也紛紛加入文創“戰團”,開始瓜分鐵路手辦市場份額。
以防疫口罩為例,在2021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央視文創口罩成為了現場的亮點。在后來的淘寶熱銷榜上,同款口罩的銷量連續數天高居榜首。其實在功能上,口罩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屏蔽和阻擋病毒,是否有圖案并不影響使用效果。但是印刷了紅牛的口罩讓人眼前一亮,人們爭相搶購。南昌鐵路局集團公司鐵路汲取了春運口罩的營銷模式,在車站的自助口罩銷售機上推出了獨有的文創口罩,斬獲了一定的銷售量,這讓逢節日才能盈利的鐵路行業興趣盎然。
鐵路本身就是巨大的IP和自帶流量的。僅僅2021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近14億人次,龐大的客流能有力支撐了鐵路文創產品曝光率。而且鐵路本身也是故事的匯集地,第一次旅行、第一次與在火車上邂逅心儀的他(她),第一次……每一個故事的背后都對應了一群具有情懷的旅客。而且鐵路本身還有厚重的歷史底蘊,鐵路機車的發展史和變遷,各種車型、磁懸浮列車的展示,完全可以通過講故事和講歷史來俘獲用戶的芳心。
當然,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客”,產品本身一定要在傳統材料的基礎上加上對新材料和聲、光、電的運用。
如果鐵路正式加入文創市場,一定會帶動和促進文創市場的發展,但最終能走多遠,還得取決于鐵路文創產品團隊的創新能力和國鐵集團的重視程度。只有真正把它當成一樁生意用心經營,初出茅廬的鐵路文創產品才會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獲得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