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勁活躍增長極、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現代化引領區、改革開放新高地……在近日舉行的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高度評價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取得的出色成績。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是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真實寫照。以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的原點為例,過去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交接處是有名的“三不管地帶”,發展緩慢。如今,示范區的新地標——總投資290億元的水鄉客廳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將打造成為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地、跨界融合創新引領的展示區、世界級水鄉人居典范的引領區。
滬蘇浙交界地的變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三年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階段性成果。同時也迫切需要數據的支撐,進行量化測度和評價。”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表示,希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數”起到“溫度計、風向標”的作用。
截至2020年底,長三角高速鐵路營業里程超6000公里,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86.1%,平均水質優于Ⅲ類水占比81.43%,每千人擁有4.81名衛生技術人員,每10萬人中有18416人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一系列指標的背后,是長三角城市群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起步,在公共服務、生態治理、協同立法等各方面實現了“同頻共振”,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記者錢培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