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憑借低價競爭大肆擴張的社區團購行業,如今已經降溫。近日,十薈團也被曝開啟“撤退”模式并大規模裁員。在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上,不少十薈團的用戶和供應商也進行了投訴。
十薈團成立于2018年6月,專注于社區團購。2019年8月30日,十薈團完成了與另一社區團購平臺“你我您”的合并,被稱為社區團購合并第一案。2018年8月21日,十薈團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億人民幣。2019年1月1日,十薈團完成A輪融資,由阿里巴巴投資。
2020年疫情爆發后,家庭生鮮需求的暴漲讓社區團購行業迎來飛速發展。作為社區團購的明星企業,十薈團一度被資本看好。當年1月9日,十薈團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8830萬美元;5月29日,獲得8140萬美元C1輪融資;7月29日,又獲得8000萬美元C2輪融資。
但社區團購的低價競爭也對行業帶來負面影響。今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對十薈團等多家社區團購企業處以罰款,理由是惡意競爭的不正當價格行為。不到3個月時間,因為同樣的原因,十薈團再次被頂格罰款150萬元。
今年下半年,十薈團頻頻暴露發展危機。先是部分城市的供應商收到當地網格倉即將關停的通知,隨后又開始大面積裁員。與之伴隨的,是來自各方的投訴。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有自稱供應商的用戶投訴十薈團拖欠貨款,也有用戶稱下單后商品無人配送,申請退款后無人處理。有業內人士透露,十薈團已經將員工規模從此前的10000人縮減至不足2000人,裁員80%;同時,十薈團的布局范圍也從此前的2000余座縣城,變成未來只保留湖南、湖北、江西等優勢區域。
今年8月21日,十薈團創始人陳郢曾在題為《聚焦用戶長期價值的一次自我革新》的內部信中表示,社區團購本應進入良性發展階段,因此前“補貼戰”等擾動,整個行業呈現出不健康的發展狀態。因此,要更理性地去看整個業態的發展,回歸商業本質,進行全面業務升級。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都頻繁接到用戶投訴,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退貨退款、商品質量、訂單問題、虛假促銷、售后服務差等。
作為新興行業,社區團購還能走多遠?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像十薈團這樣的社區團購在商業模式上存在問題。單純靠社區團購,缺乏供應鏈能力和用戶運營能力,這樣一種比較單一的商業模式是很難“跑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