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未來成就一批千億美金市值的中國藥企,我們應該有信心。”未來論壇機構理事畢馬威中國日前舉辦了生物科技創新閉門交流會,共同探討生物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之路,受邀與會的一眾來自科研、產業、投資、企業等領域的代表都表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未來要在全球賽道上,搶占戰略制高點。
從行業發展角度,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吳國強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了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聚焦新一代生物科技領域,做大做強生物經濟的理念。相信今后幾年,政府將進一步深化改革以實現這些目標。并且,隨著國內生命科學的發展,人們對獲得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高,這也將進一步加快生物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
畢馬威中國交易咨詢合伙人沈瑩表示,隨著生物科技領域在引領未來整體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顯著,現代生物科技的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技術突破正在不斷加速向應用領域滲透,在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環境和健康等重大問題方面展現出巨大的前景。
據了解,畢馬威作為領先的專業服務機構,持續深耕生物科技領域。為促進中國生物科技創新行業的發展,畢馬威在今年八月聯合專業機構及業內專家,正式啟動第一屆畢馬威中國生物科技創新50企業評選。
畢馬威中國生命科學行業合伙人侯春熠表示,畢馬威中國生物科技創新50企業評選活動旨在遴選有潛力的生物科技創新企業,為生物科技企業打造資源對接平臺,幫助各發展階段的生物科技企業提升市場關注度。同時,也借助該平臺對接優質的投資機構和具投資價值和投資亮點的生物科技企業,進而為其進一步登陸資本市場預熱。畢馬威希望通過生物科技創新50企業評選活動,助力上榜企業把握政策方向和資本市場發展機遇,實現企業由內而外的有機增長,也進一步推動多方共建下創新生態系統的完善。
不難看出,在全球賽道上,搶占生物科技的戰略制高點,打造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和產業優勢,也成為事關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和戰略部署的重要支點。近年來的資本市場改革為生物科技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加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生物科技企業扎堆上市,投資者熱情高漲。
誰能抓住機遇脫穎而出,誰就有望收獲產業轉型變革的紅利。如何緊靠政策導向緊抓資本市場機遇,占據行業細分領域制高點,吸引市場關注,充分借助資本市場功能加速企業發展,成為了每個生物科技領域的參與者最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在本次閉門會上畢馬威中國管理咨詢合伙人張力國、畢馬威中國風險管理咨詢合伙人李迪就生物科技企業如何借助資本市場功能加速企業發展的話題分別做了“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股權激勵中的核心關注點”與“生物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合規風險掃描和應對”主題分享。
畢馬威中國醫療和生命科學行業審計主管合伙人羅科表示,盡管疫情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我們觀察和感受到資本在生物科技創新領域的投資更加蓬勃,從事者更加具有信心,而生物科技公司在研發、生產和商業化領域的伙伴關系和合作在不斷加強,共同推動行業的大力發展。
此外,此次閉門會畢馬威還安排了主題為“生物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對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的推動”和主題為“中國生物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特點和如何更多走向國際舞臺”的圓桌討論,對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和生物科技創新進行了深入探討。
齊濟投資創始管理合伙人張莉表示中國近20年創新醫藥發展經歷了一個發展周期,從進口跨國公司的原研藥品,國內仿制開始,到2015年后的國內創新藥企業跟隨做me too,me better,到近兩年開啟的新靶點新機制創新的嘗試,做出真正的競爭優勢,滿足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的藥品,而不是重復創造。未來出海實現全球化競爭也是下一階段創新藥企業需要打造的核心競爭力,“對未來成就一批千億美金市值的中國藥企,我們應該有信心。”
就中國生物科技創新企業進行國際合作的話題,法國施維雅亞太生物創新中心業務拓展及許可負責人王昕表示,在迅速變化、不斷演變的全球生物醫學創新生態系統中,協作和伙伴關系是研發成功的關鍵,施維雅期待能與中國生物科技創新企業中的佼佼者開展合作,為廣大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