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基層營連經費少,沒多少財務支配權,許多花錢的事大都找機關解決。現在基層“三費”大幅增加后,如何將這些標準經費用好、用出實效,是基層必須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三費”使用權在基層,機關不插手不等于大撒手,只有依規制訂清晰的開支范圍、界限,幫助營連主官提高理財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基層有錢不敢花、不會花的問題,保證每一筆開支花得合規,花出實效,花出戰斗力。
“教導員,你們營上報購買沙子補充營連器械場沙坑的開支不符合‘三費’規定,這個問題等機關報請旅領導后統一解決,其他的項目都可以按預算執行。”
“謝謝你的提醒!”
11月下旬,第74集團軍某旅二營教導員鄧建波放下財務科李助理打來的電話,不僅沒有一絲不快,反而心生感激。他笑著告訴記者,若沒機關把關提醒,自己可能會和摩步一營教導員一樣,好心辦錯事。
今年年初,摩步一營教導員帶領全營赴某地駐訓。為激發官兵拼搏奮進、苦練打贏本領的熱情,出發前,營黨委研究拿出幾條激勵措施,其中一條是設立6個先進個人獎項,給予頒發證書和多功能記事本的獎勵。
但他沒想到,這項看似不起眼的獎勵,竟違反了《軍隊表彰發放獎金獎品暫行辦法》,被南部戰區陸軍巡視組通報,勒令其在營黨委會上作出書面檢查。
“按規定,營級單位開展群眾性練兵比武,可以發放獎品,個人標準不能超過500元。”一營教導員告訴記者,“凱旋歸來,營里評選上報的先進個人中,有一部分已受到旅里表彰獎勵,雖然營里購買的獎品沒有超出每人500元標準,但與旅里發放的獎品一累計就超標了,這個責任確實在我。”
這件事引起了旅黨委的關注,他們對基層標準經費使用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發現問題不止于此,有些營連窗紗爛了,水龍頭壞了,文體器材需要補充,仍然找機關解決,自己的經費卻放著不花。
盡管旅里年初下撥經費時,也同步下發了“三費”使用規范和要求,但一些基層主官擔心使用不當出問題、挨批評,干脆不花,導致一些基層營連該花的錢沒花,該辦的事沒辦。
為解決“有錢不會花、不敢花”問題,旅里進一步細化基層經費使用標準和范圍,組織營連主官和司務長培訓,讓大家成為財務制度的“明白人”,確保把標準經費管理好、使用好。與此同時,發揮機關財務部門指導把關作用,營級黨委每月將開支計劃上報機關把關,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得明明白白,不出任何紕漏。
9月初,機關從基層上報開支計劃中發現,各營連計劃購買的電腦一體機和電腦桌品牌、尺寸五花八門,不僅不符合部隊建設正規化、標準化要求,也不便于后期廠家維修,建議營連采購時統一品牌、型號、尺寸。
記者在該旅“狼牙山五壯士連”課室看到,剛購置的乳白色電腦桌已經到位,打開中間的蓋子,電腦即可彈出,合上蓋子就當學習書桌,實現了“一桌多用”。連長孫俊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基層營連既敢花錢也會花錢,很多困難都能立足自身解決,自主抓建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比過去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