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相關行業和平臺壟斷、競爭失序問題逐步顯現,不僅出現了影響市場公平競爭、抑制創新活力、損害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妨礙社會公平正義等問題,還給數據安全、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安全帶來風險。2021年是反壟斷工作“大年”,監管機構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的決心和力度空前。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在市場監管總局領導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不斷完善反壟斷制度和機制建設,加強市場競爭審查,對市場上存在的各種壟斷行為重拳出擊,有力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完善頂層制度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制定發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強調《反壟斷法》及配套法規規章適用于所有行業,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對待,旨在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行為,促進平臺經濟規范有序創新健康發展。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進行了修訂并發布了《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在審查方式、審查標準、監督手段等方面細化、實化有關規定,以更高質量、更大力度推進制度深入實施,有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暢通國內大循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1年11月18日,國家反壟斷局掛牌成立,是國家對反壟斷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將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切實規范市場競爭行為,促進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規范健康發展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競爭環境。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積極完善反壟斷體制機制。浙江省出臺《進一步加強監管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意見》,浙江省市場監管局逐項細化分解155項任務,表格化、清單式推進落實;上線“浙江公平在線”,對“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13種行為開展風險監測和監管,實現對平臺企業全網監測、數據畫像、智能分析、動態感知和閉環處置。
重慶市建立全市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部門聯席會議,由25個成員單位組成,加強了對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制定《重慶市涉公平競爭審查舉報處理辦法》《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規范》等制度,將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納入全市督查檢查考核項目,強化公平競爭審查的剛性約束,預防和打破行政壟斷。制定《網絡社區團購合規經營指南》,有效規范網絡社區團購市場競爭秩序,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印發《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第三方評估實施方案》,聘請具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大力推行第三方評估工作。
執法連落“重錘”
在完善反壟斷制度的同時,市場監管總局以及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重拳頻出,加強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對經營者集中未按規定申報的企業,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限制競爭行為的企業進行嚴厲處罰。
2021年1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申報的虎牙公司與斗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案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經過全面、細致的審查,認為該合并案將進一步強化騰訊在游戲直播市場的支配地位,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可能損害消費者權益,也不利于網絡游戲和游戲直播市場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最終決定依法禁止此項經營者集中。
市場監管總局還根據舉報,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7月收購中國音樂集團股權涉嫌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行為立案調查。責令騰訊及關聯公司采取30日內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停止高額預付金等版權費用支付方式、無正當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權方給予其優于競爭對手的條件等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措施。還要求騰訊3年內每年向市場監管總局報告履行義務情況。這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對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采取必要措施恢復市場競爭狀態的第一起案件。
市場監管總局還對多起企業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案件進行了調查、處罰。例如,對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款1.007億元人民幣;對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罰款人民幣300萬元;披露互聯網領域10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其中包括騰訊、百度、好未來教育等公司;對阿里巴巴公司強迫企業“二選一”的行為處罰182.28億元;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行為,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共計7.64億元的罰款;對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滴滴、阿里、騰訊、蘇寧、美團等涉案企業分別被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對美團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實施“二選一”等行為進行處罰,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全額退還獨家合作保證金12.89億元,并處以34.42億元的行政罰款,同時向美團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圍繞完善平臺傭金收費機制和算法規則等進行全面整改,并連續3年向市場監管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對市場上的壟斷行為積極開展調查,依法實施處罰。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還將破除行政壟斷作為工作重點。2021年4月20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實施了劃分原料藥銷售市場、固定原料藥價格的壟斷協議的天津天藥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罰沒款共計5077.82萬元。
加強合規指導
在嚴厲打擊市場上的各種壟斷行為的同時,市場監管總局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加強對企業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指導工作,通過行政指導會、培訓會等形式,幫助企業知法懂法,在法律規則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避免觸碰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紅線。
近年來,以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為代表的共享消費領域服務價格一路上漲,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市場監管總局召開行政指導會,要求哈啰、青桔、美團、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等8個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限期整改,規范市場價格行為和競爭行為。相關企業提出了整改計劃,通過直接降價或者降低計費單元等方式下調部分機柜價格。市場監管總局還對搜電收購街電經營者集中案依法審查,并對美團收購摩拜未依法申報的行為開展調查工作。小電、街電、搜電對宣傳、促銷等行為開展了自查自糾,對具有誤導性或者歧義的語言和標價形式進行糾正。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北京市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合規指引》(2021年版),通過以案釋法、回應熱點、預警提示,對經營者做出15處風險預警提示,培養企業反壟斷合規和風險預警意識。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還組織開展了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執法人員和平臺企業培訓,對軸輻協議、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用戶數據共享與“必需設施”、平臺封禁行為等進行了詳細剖析。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開展全省藥品企業反壟斷合規培訓,詳細解讀《反壟斷法》相關法律法規,深刻分析藥品企業合規經營存在的問題,指導企業查找競爭合規短板,幫助建立反壟斷合規體系,提升企業反壟斷合規水平。江蘇省近70家藥企參加了培訓。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全省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要求阿里巴巴、網易嚴選等300家平臺企業開展全面自查、限期整改,并要求平臺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深入細致開展評估督導,確保自查整改工作落實到位。各平臺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將合規要求融入經營模式和業務流程,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吉林省市場監管廳與吉林省委網信辦聯合召開規范平臺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平臺企業開展自查自糾,限期全面整改,促進吉林省平臺企業健康發展。會上,26家平臺企業代表共同簽署了《合規經營倡議書》,倡議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保障廣大消費者、平臺經濟各方主體合法權益。
從完善反壟斷制度,重拳打擊各類壟斷行為,到指導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將反壟斷之網越織越密,有效保護市場競爭秩序。通過更加公平的競爭,保持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健康發展,也讓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本報記者 任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