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信用報告的廣泛應用,近年來,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金融消費者對征信政策的不熟悉、不了解,設下多種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逾期鏟單”等為噱頭的騙局,宣稱只要花上一筆錢,就可以代理消除信用報告上的不良征信。事實上,信用報告是客觀記錄個人或企業信用活動,反映個人或企業信用狀況的文件,任何機構或個人都無權更改、刪除報告中正確展示的信用信息。我國法律法規和官方文件中無“征信修復”概念,任何機構聲稱收費就可以消除不良信息的都是騙局。
警惕“征信修復”陷阱
一、以“征信修復洗白”為誘餌騙取高額服務費該類詐騙中,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主體急于改善信用狀況的心理,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異議申訴咨詢、代理”為名義開辦業務或發布廣告,謊稱可以幫助信息主體刪除或更改征信系統中的不良信息,實際收取高額費用后無法兌現承諾或直接失聯。
【具體案例】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間,李某主動聯系受害人黃某,聲稱可以幫助受害人消除個人征信不良記錄。受害人將個人信用報告交予李某,李某通過PS軟件修改相關信息后告知受害人其征信已經“修復”,在此期間以每次手續費幾十元至幾千元不等的價格陸續向受害人索要錢款共計4萬余元。受害人黃某看到李某“修復”的信用報告后到銀行、貸款公司辦理貸款業務,發現其個人信用報告上仍有不良記錄,后意識到被騙,隨即到當地派出所報案。當地公安局依法向人民檢察院提請逮捕李某,2021年9月當地檢察院已批準逮捕。
二、伙同信息主體以惡意投訴方式偽造虛假材料該類詐騙中,不法分子教唆信息主體使用“非惡意逾期”理由無理申訴,或通過偽造虛假材料、鉆金融機構業務漏洞手段以圖修改不良信息。一旦達不到目的,就惡意投訴,企圖讓金融機構疲于應付或迫于壓力妥協,嚴重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治安。
【具體案例】因多筆信用卡逾期,一名信用卡持卡人張某通過“征信修復”廣告找到了代理中介,并支付1.68萬元服務費。受理該筆業務的中介鄭某聯系胡某偽造了公安局公章和證明文書,供當事人張某使用。張某帶著偽造的文書前往銀行處理不良征信,被銀行職員識破后報警,警方現場查獲偽造公安機關公文3張。經調查和判決,該代理中介鄭某和胡某均被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
三、以征信修復培訓或加盟代理騙取培訓費或加盟費該類詐騙中,不法分子以征信市場需求量大,有前(錢)景為理由,謊稱教授“征信修復”技巧,提供“征信修復師”培訓,或誘導社會大眾加盟、代理“征信修復”業務,實則為通過上述方式騙取高額培訓費或加盟費。
【具體案例】如某公司對外宣傳可以用所謂合理合法的方式幫助客戶修復征信、教授征信修復技術。公司加盟費有1.98萬元、5.98萬元、18萬元三個檔次。王某在朋友推薦下和該公司簽訂授課協議,并交首付款1萬元,約定學成之后交余款。后王某發現,該公司教授的是通過偽造假的銀行流水、住院病歷,找銀行內部關系協調等來修復客戶征信。王某意識到被騙,遂報警。經法院判決,該公司運營者因犯罪詐騙,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
發生逾期應該這么做
1. 信用報告產生不良信息該怎么辦? 一次失信不會終生記錄,信用報告中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5年后不良信息將不再顯示在信用報告中。如已產生不良信息,金融消費者應盡快還清欠款并繼續按時足額還款,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用新的正常還款記錄證明本人的良好信用。
2. 信用報告存在錯誤時該如何處理? 若認為信用報告信息有誤,如信用報告中婚姻狀況、逾期金額、逾期月份數展示不正確等的,可到信用報告上的報數機構(一般為放貸的金融機構)或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提起異議處理,異議處理不收取任何費用。因自己疏忽忘記還款或者資金不足無法還款等原因造成的逾期記錄,是不可以通過異議處理消除的。
3. 如何維護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維護良好信用記錄最重要一點就是按時足額還款,如果不小心錯過了還款期,逾期還款的事實已被錄入了信用報告,也要注意盡快還款,維護良好的信用記錄。同時,金融消費者要注意保護個人身份信息,審慎為他人提供擔保,合理安排消費,千萬別過度消費導致無力償還欠款,造成逾期而影響信用記錄。
來源: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征信管理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