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人生 口碑小店
●開欄語
和甲天下的山水一樣,桂林米粉的美味與口碑,同樣被世人熟知。但這并不妨礙桂林人對其他美味的喜愛和追求。當朝陽升起,桂林人也會在街頭巷尾的各式早點攤位店鋪前尋覓,讓自己的味蕾得到滿足。今天起,我們推出“尋味·口碑小店 百味人生”欄目,探尋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早餐口碑小店,講述藏身于美食背后的百味人生故事。
其實,桂林人能有這種口福,也要感謝甲天下的山水。幾十年來,桂林旅游業(yè)蓬勃發(fā)展,吸引了很多人來桂林工作、生活和學習,他們在桂林定居的同時,也帶來了故鄉(xiāng)的美食與口味。而各地獨特的飲食習慣,反過來也對桂林的老味道進行著改良和創(chuàng)新。
如今,正在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桂林再次聚集世人的目光,將有更多人才投身于桂林建設(shè),也將有更多美食在桂林扎根。
在七星區(qū)東城路附近,有一家安徽鮮肉餛飩店,來自安徽的兩姐妹精心經(jīng)營著它的獨特味道,吸引周邊居民愛上了它。
★推薦理由 餛飩皮薄餡大肉新鮮
每天早上,這家安徽鮮肉餛飩店都有不少人排隊,到了周末人就更多了。我每周都會來吃上兩三次,他們家的餛飩皮薄餡大,餡都是新鮮的豬肉做的,調(diào)味簡單卻很好吃。
——家住東城路的蔣女士
★記者探店 有美味也有人情味
這家安徽鮮肉餛飩店,位于東城路與東城巷交叉路口附近,門面就在路邊,餛飩的價格不貴,5元25個。
日前,記者探店來到這里。走進店鋪的第一印象是干凈整潔。門口的L形操作臺面上,嵌著一口鴛鴦鍋,有客人來,店主會打開其中一個鍋蓋,抓上一大把餛飩放入滾水中,再轉(zhuǎn)身熟練地把紫菜、蔥花、醬油、胡椒等佐料放進碗里,舀上兩勺湯。只需等候一分鐘,待包裹精細的餛飩浮在水面,舀進剛剛調(diào)制好的湯中,客人就可以盡情享用了。
碗里的餛飩還冒著熱氣,透過薄薄的面皮,可以看到內(nèi)里指頭大小的鮮肉餡。蔥花和紫菜漂在碗里作為點綴,雖然清淡,但也不失鮮香。桌上還擺放著辣椒油、蘿卜干等,供客人根據(jù)口味添加。
除了美味,小店還有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濃濃的人情味。店主好像認識每一位客人,煮餛飩的間隙,常常和客人聊天,就像朋友和親人一樣,讓人感覺格外親切。
★小店故事 在第二故鄉(xiāng)做老家的味道
店主王海英、王冬梅及丈夫是安徽人,他們一起張羅著這個小店。
王海英說,她的丈夫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來桂林做事,婚后她也來了桂林,算起來已經(jīng)20多年了,比在安徽老家的年份都長。“小時候真沒想到,課本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如今成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
剛來桂林時,因為女兒還小,王海英就打些零工,大部分時間還是以照顧女兒為主。女兒漸漸大了,王海英的空閑時間多了,就想著要干些什么,分擔老公的壓力。
“家里有親戚是做餛飩的,我們老家那的餛飩跟桂林的餛飩不太一樣,我和妹妹一商量,一拍即合,就做我們的安徽鮮肉餛飩。”王海英說,為了能還原老家的味道,她們特意到親戚的店里學習,店里要用到的餛飩皮、餃子皮和面條,都是老鄉(xiāng)廠里生產(chǎn)的。其中,餛飩皮要薄,豬肉要買最新鮮的前夾肉,餛飩都是每天早上現(xiàn)包、現(xiàn)煮的。“開店這8年來,我們的價格也有一些變化,從最開始的3元一碗到如今5元一碗25個,這個價格已經(jīng)維持蠻久了,哪怕前幾年豬肉漲到30多元一斤時,我們也沒有漲價。”
價格實惠、新鮮美味的餛飩,讓這家小店積累了不少老客戶,不少人覺得好吃,還常常介紹新的食客來。
記者在采訪時,王海英和王冬梅正忙著包餛飩。“是一個老客戶訂的,他訂了三十包。包好的餛飩先放進冰箱凍定型,再分裝好,下午給他送過去。”王海英說,這老客戶住在桃花江附近,家里有長輩住在東城路這里,每次帶小孩看望長輩時,都會來吃餛飩,或者打電話過來訂,回家煮給小孩吃。
類似這樣的食客還有很多,為此,王海英和王冬梅每天要包掉30多斤餛飩皮,到了春節(jié)前差不多會翻一倍。
王海英說,只要大家喜歡,她們還是會堅持每天用最新鮮的食材煮最好吃的餛飩,大家吃得滿意就是她們最開心的事。記者譚熙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