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粉、生料粉、豬腳粉、海鮮粉……廣西許多地方的特色米粉都離不開鮮濕米粉。
4月12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獲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鮮濕米粉》和《廣西鮮濕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2版)》將于4月25日起實施,對鮮濕米粉的原料、生產、包裝、運輸、貯存等環節要求更高,讓大家嗦粉更營養、更安全。
新增“蛋白質”質量指標
菌落總數要求提高10倍
鮮濕米粉
鮮濕米粉是指《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鮮濕米粉》(DBS45/050) 規定的,以大米(或糙米)為主要原料(≥90%),經清洗、浸泡、 磨漿(或粉碎)、調漿、發酵(或不發酵)、熟化、成型、冷卻、 包裝等生產工藝加工制成的切粉(河粉、卷粉)、榨粉(圓粉) 等預包裝鮮濕米粉。
即將于4月25日起實施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鮮濕米粉》和《廣西鮮濕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2版)》,提高了鮮濕米粉質量安全標準以及鮮濕米粉生產企業的許可條件。
據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鮮濕米粉》(DBS 45/050—2021)將“鮮濕類米粉”的名稱改為“鮮濕米粉”,取消了原來添加淀粉量不大于45%的調制鮮濕米粉,將添加淀粉量限制在不大于10%,讓鮮濕米粉回歸到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傳統做法上;新增了“蛋白質”質量指標來判定大米的含量。
對于菌落總數的要求,2021版標準比2018版標準提高了10倍,且規定菌落總數檢測時限為出廠后4小時以內。
不得以扎口形式密封
運輸和貯存溫度低于26℃
為配套鮮濕米粉2021版地方標準,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制定發布的《廣西鮮濕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2版)》主要有三大變化:
一是增加潔凈用房等級和環境參數要求,合理應用空氣潔凈技術;
二是嚴格包裝控制和貯存、運輸條件。
規定產品包裝應密封,不得以扎口形式密封,不得扎孔。產品貯存或運輸的溫度應≤26℃;
三是增加產品包裝標識要求。
規定應在產品包裝上的醒目位置標示“鮮濕米粉”,并按產品標準要求標示類別,如鮮濕米粉(切粉)、鮮濕米粉(榨粉)、鮮濕米粉(酸漿榨粉)等。保質期在24小時內的產品,標注的生產時間應具體到小時。
為防止微生物污染風險,《廣西鮮濕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22版)》規定:
“產品貯存或運輸應在清潔、衛生、陰涼、干燥、 無異味的環境中,溫度控制應符合產品標準的要求(≤26℃)。產品貯存應離地、離墻,不得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有腐蝕性的物品同處貯存或混裝混運。”
▲崇左市扶綏縣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在鮮濕米粉生產廠家檢查。邵羽攝
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將繼續對鮮濕米粉堅持“品種監管+風險監管”模式,強化監督檢查、抽檢監測和風險分級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督促鮮濕米粉生產經營者把主體責任落到實處,堅決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來源丨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