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借過或正準備借“校園貸”嗎?
那么請你提起十二萬分的注意!
關于注銷“校園貸”
有人半天被騙幾十萬元!
近日,賀州市八步區發生兩起冒充客服注銷“校園貸”電信網絡詐騙,半天時間2名受害者就被騙了98萬元。
案例一:
“你注冊的‘xx金融’賬號有問題,請通過騰訊會議連線處理!”4月2日,賀州八步區27歲的周先生接到自稱客服打來的電話,電話中,對方稱周先生注冊的“xx金融”賬號涉及“校園貸”,需要其配合處理。
周先生想到自己在大學期間確實注冊過,便信以為真地按照對方要求通過騰訊會議APP進行連線處理。
詐騙分子與周先生在騰訊會議APP通話
“不及時處理會影響你的個人征信!”連線成功后,對方便以周先生辦過的貸款信息有誤為由,要求周先生將所有網貸平臺的額度提現,并將錢轉到指定賬戶。對方稱這樣就能刪除錯誤貸款信息,并且轉出的錢也能如數返還,否則將影響個人征信。
周先生在貸款平臺的借貸記錄
“你沒有貸款額度了,可以問家里人借錢。”周先生見對方說得有理有據又有相關證件,一時心急,便將從各平臺借貸來的37萬余元轉入對方指定賬戶。等到周先生已經沒有貸款額度了,對方還讓他編造女朋友生病謊言向家人要錢。周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無獨有偶
這樣的套路還不止一個人上當
……
案例二:
“你的‘xx金融’注冊信息有誤,請通過‘釘釘’APP進行連線處理!”4月6日,賀州八步區的鄒先生也接到自稱客服打來的電話。對方稱鄒先生使用了“校園貸”,并讓鄒先生進入自己的APP查看自己的注冊信息是否勾選了“學生身份”選項。鄒先生進入APP查看后發現自己確實是填了該選項。對方便稱“校園貸”違法,要求鄒先生通過“釘釘”APP與其進行連線處理。
詐騙分子與鄒先生在釘釘內通話
“將所有貸款額度提現并轉出,才能修改注冊信息。”在“釘釘”里,對方要求鄒先生將所有使用過的貸款APP額度全部提現,并將錢轉到指定賬戶,以此清空所有額度,才能修改注冊信息。鄒先生覺得“xx金融”和“釘釘”都是正規平臺,便按照對方要求進行操作。
鄒先生在各大貸款平臺共貸到61萬余元,并分12次向指定賬戶轉款。本以為按照對方要求操作后很快就能解決問題,但轉賬后對方一直以各種理由要求鄒先生繼續匯款。此時,鄒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這兩起案件中,2名受害者都讀過大學,而且都下載過“國家反詐中心”APP,但其中一人下載不久就卸載了,另一人下載了卻沒有打開來電預警功能,最終2人被騙共98萬元。
目前,警方正在對案件展開偵查。
外地也曾發生過冒充“客服”
以“注銷網貸賬戶”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例
……
2021年11月4日,瀏陽市公安局沙市派出所接李女士報警,稱其被不法分子冒充客服,以“注銷網貸賬戶”為由詐騙近5萬元。
當天,李女士接到自稱為客服的電話。對方稱李女士注冊過貸款賬號,個人信息已泄露,如不注銷賬號,將會影響征信。接著,“客服”加了李女士QQ,通過語音教李女士一步步操作,先要求李女士將銀行卡里的存款全部匯出,轉至其提供的賬戶,又詐騙至惠民貸、微粒貸等平臺進行借款并匯出,先后向其轉賬近5萬元。
突然,語音中斷,任李女士如何回撥都沒有回應,李女士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被騙后報警。
不要以為詐騙離我們很遙遠
其實它就發生在身邊
網絡陷阱重重
一定要擦亮雙眼謹防被騙
警方提醒
近期,不法分子冒充客服,以取消“校園貸”為由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此類詐騙針對本科以上的高學歷人員實施精準詐騙,手段升級,一旦被騙,損失巨大。此類騙局具有以下套路特點:
1.詐騙分子掌握受害者信息(姓名、手機、畢業學校等登記信息),冒充正規平臺客服身份,通過正規渠道(騰訊會議、“釘釘”等APP)聯系受害人,降低其防備心理;
2.詐騙分子針對受害者使用過相關貸款平臺的特點,在客服對話界面發布偽造的內容,打消顧慮;
3.詐騙分子以“確認本人操作”,完成“資金核查”為由,要求受害者盡可能多地從其他APP借貸并轉賬到指定的“安全賬戶”,造成受害者巨額損失;
4.詐騙分子會在APP的發票抬頭管理中填入指定的賬戶信息,給受害者造成轉賬安全無風險的錯覺,從而詐騙得逞。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賀州八步公安、瀏陽公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