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攤的C位,更吸引人的是標價牌上2元/公斤的單價。炎炎夏日,加上如此誘人的價格,西瓜的銷量不斷攀升。
“西瓜好不好賣,跟天氣有極大的關系。”一名西瓜攤主說,今年西瓜上市時,剛好遇上多雨天氣,采收和銷售都受到影響,初上市時小麒麟西瓜的價格在5元/公斤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然而,上市不到一個星期,價格就快速滑落至4元/公斤,目前的價格為3元/公斤。
與有花紋的麒麟瓜不同,黑美人西瓜上市至今價格變動不大,初上市時價格在3元/公斤左右,目前在2元~2.6元/公斤。隨著氣溫上升,消費者吃瓜的意愿提升,西瓜的價格也稍有上漲,但不明顯。
南寧一家水果檔擺滿了西瓜。南國早報記者 游擁軍 攝
據了解,廣西西瓜優勢產區是北海等沿海產區,種植面積最大的是崇左和南寧產區,總面積超過100萬畝。目前,廣西種植的西瓜品種從類型上分為黑美人類、甜王類、小麒麟類和其他類,其中黑美人類約占70%。
廣西農科院園藝所西瓜甜瓜研究室主任洪日新說,廣西早春西瓜上市時間在每年4月中下旬前后,秋西瓜在10月至12月上市,最晚可延長至次年1月中旬。1月到4月中旬,國內的西瓜主要依靠海南和云南生產供應,但因國內生產成本高、種植難度大,仍需大量從緬甸、老撾、越南、泰國進口。
洪日新表示,進口西瓜的尾季和本地早春西瓜上市期重疊。前些年的4月中下旬,早春西瓜批發價維持在4元/公斤,近幾年的價格降至2元~3元/公斤,且持續時間很短,接著很快還會出現價格下行趨勢。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本地西瓜的品種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記者發現,相對于“巨無霸”西瓜,很多消費者比較喜歡4公斤左右的中果型西瓜,這也是廣西西瓜種植發展的趨勢。
洪日新表示,廣西傳統西瓜種植以露地栽培為主,在早春時會遇到惡劣天氣,影響西瓜品質。目前,很多種植戶開始往設施栽培方向發展。比如,廣西近年來培育的品種桂西瓜1號,在大棚里的西瓜像青瓜一樣懸掛在藤條上,比較適合休閑采摘。
“廣西三號”和“廣西五號”無籽西瓜則滿足了市民懶于吐籽的需求,這是廣西農業科學院選育的品種,這兩個品種的推廣使廣西成為全國無籽西瓜大省,全國各地的瓜農也從中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