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的成熟果實怎么管理?桂林這些小區的做法值得借鑒
物業“好好說擺籮籮”
業主“排排坐吃果果”
綠化一直是小區業主們關注的問題,綠化樹的隊伍中出現一些果樹,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別樣的情趣。隨著夏天到來,一些小區內種植的果樹紛紛掛果,不但成為一道風景,也讓一些居民“垂涎欲滴”。那么,這些果實是該摘還是該留,小區物業應該怎樣進行管理?近日,記者走訪了桂林市內多個小區了解情況。
不少小區種果樹
在桂林市不少新建的小區里,果樹已經成為綠化的“新興勢力”,這些果樹品種多樣,在合適的季節還會掛果,觀賞性極佳。
【資料圖】
前不久,記者來到臨桂區的福邸嘉園,在小區里沒走多遠就看到了幾棵枇杷樹。寬大的樹葉中間依稀有幾串半黃半綠的果實。業主蔣女士告訴記者,小區里種的果樹既好看又實用,她經常帶自己正上幼兒園的孩子來小區綠地,一邊散步一邊教孩子認果實。“我家孩子現在對果樹結果特別感興趣,天天都問我果子什么時候熟,我也順勢教給他很多植物小知識。”
種植果樹的情況在其他小區也很普遍。在山水陽光城、漓江郡府、興進上譽,都能在小區綠化中找到果樹的身影,品種有無花果、石榴、桃、李、枇杷、黃皮果等等。
“果樹讓小區的綠化景致有了進一步提升,但是這也對物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興進物業服務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小區內種植果樹,就是考慮到果實由花變果、由小變大、由青澀到成熟的生長過程能夠豐富小區的景致,這對小孩也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義。但是,這也需要設計師在做設計時,就提前考慮相關植物的觀賞性、采摘的便捷性、修剪管養的可操作性,既保證景觀效果,也便于日后的管理維護。“要讓果樹能夠長得好,要防止出現管理失當,而對于管理人員和業主來說,要注意避免因采摘不當造成摔傷等意外。”
為了避免發生意外事故,記者在桂林市多個小區內都看到,物業在果樹周圍掛有“禁止攀爬”、“小心墜落”等警示牌。
觀賞果樹該不該采摘?
小區公共區域里的果樹結了果子,到底該不該摘?應該由誰來摘?這兩個問題似乎一直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業主們的看法也各不一致。
說到在小區摘果子的問題,家住福邸嘉園的蔣女士就覺得十分不妥。她認為,小區內種植的果樹是觀賞植物,看著它們從長葉、開花到最后結果,一年四季下來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景致,給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但有人因為想吃果子而私自攀爬采摘,結果損壞了果樹和綠地。“就像小區里的枇杷樹,我頭天看見樹梢上掛滿黃澄澄的果實,覺得很漂亮的,第二天下班回家時就一個都不剩了,樹底下的草坪也被踩得七零八落。這讓我和孩子失落了好一陣。”
“其實這些觀賞果樹的果子并不算好吃。”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散步的時候,他偶然見到一棵種在綠化帶的紫葉李枝條垂了下來,上面結了一小串圓溜溜的小李子,自己出于好奇伸手摘了一個,但味道并不可口,酸澀得難以下咽。“想吃水果還是自己去買就好,綠化帶上的果子難吃是一個方面,萬一碰到農藥殘留的情況更是得不償失。”
但是也有業主認為,放任這些果子熟透爛掉,最終掉落在地上反而更加影響環境衛生。“桂林到夏天本來雨水就多,天氣濕熱。一場雨下來,這些果子就全掉到地上爛了,不及時清理還會腐爛引來蚊蟲,更加影響小區環境。”山水陽光城業主白先生說,摘果子有時就是為了體驗一下采摘的樂趣,在不破壞綠化的前提下合理采摘不應該受到譴責。“我把舊水瓶綁在棍子上自制了一個小工具,周末的時候帶著孫子摘了幾顆枇杷,既讓小孩子體會到了收獲的快樂,也沒有毀壞小區綠化。”
物業集中采摘再分享效果不錯
對于小區采摘果子的現象,應該如何進行規范管理?有一些小區的物業做法值得點贊借鑒。
興進上譽小區的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小區里的公共果樹屬于全體業主共同所有,業主應享有分享小區果樹果實的權利。“但是小區內業主眾多,如果放任采摘,難免會出現因采摘不當而折損樹枝,甚至人員摔傷等意外情況。”
為了讓業主能安全品嘗到小區的自產水果,興進上譽物業服務中心設立統一采摘時間,并通過業主群、管家微信告知業主,以便業主知曉采摘時間,并提醒大家切勿自行采摘。這樣既能避免不文明的采摘,也讓小區業主共享這些果實。每到采摘的時間段,也有小區業主為了體驗一把“自家果園”的采摘樂趣,會加入工作人員隊伍一同采摘。物業服務中心提前準備好人字梯、剪刀、籃子,在安全防護下開展采摘工作。
住在興進上譽的莫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小區采取統一采摘的措施后,再沒有發生無序采摘的現象,這樣的做法既體現了物業與業主之間的互相尊重與理解,也減少了鄰里矛盾發生的概率。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在興進物業服務集團中已經常態化。每到果實豐收的時候,漓江郡府、漓江壹號、興進上郡、興進興榮郡、興進興匯城、興進中央尊館等小區都會開展采摘活動。有的小區設立品嘗區,有的小區根據業主入住情況,客服管家送果上門,讓業主能夠品嘗上小區的自產水果。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業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據了解,興進集團成立25年,開發樓盤30余個,一般小區綠化帶里都會依據項目地域及氣候特點有選擇性地種植適當數量的果樹,其種類包括香柚、石榴、楊梅、枇杷、碧桃、黃皮果等,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
“在小區內種植果樹主要是為了構建多層次的園區綠化環境,豐富小區的綠化視覺感受和景觀變化。我們統一采摘也是希望讓和諧美好一直傳遞下去。”興進物業服務集團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果樹除了有良好的觀賞價值外,還有較大的經濟價值,通過讓小區業主共享果實的做法,既體現了物業的精細化管理、貼心服務,也是營造和諧社區的一項舉措。
記者陽聃甫 文/攝(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