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將至,天氣越來越熱。同時,暑期也是溺水事件的高發期,稍有不慎,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可能因為溺水而消逝。近期,外地已發生多起溺亡事件,讓人痛心不已。
(資料圖片)
還有幾天孩子們就放暑假了,桂林晚報特意聯合桂林市公安局漓江風景名勝區分局(以下簡稱漓江公安分局)匯總歷年溺水事件案例,結合“蛙人”的水底勘察,劃出了市區漓江、桃花江水域內多個危險地帶,希望市民尤其是孩子們遠離,不要讓悲劇再發生。
【這6處最危險水域曾發生無數悲劇】
十幾年來,桂林警方每年都會結合前一年市內防溺水工作的實際情況,更新桂林夏季溺水高危地圖。
這份桂林夏季溺水高危地圖以歷年市區溺水事故數據為基礎,邀請了解江底水情的“蛙人”參與編輯,同時聚焦每年水域、水情變化,地圖多次微調,也越來越準確。
這其中,漓江虞山橋至伏波山河段、漓江伏波山下伏波潭水域、漓江解放橋游船航道、漓江凈瓶山大橋壅水壩水域、象鼻山漓江與桃花江的交匯處,以及桃花江流域全境等6處水域,一直是“五星級”的危險區域,也一直是市內溺水事件高發的河段。
這6處最危險的水域有何特點、險情在哪?對此,警方結合近幾年來的溺水事故,一一進行了詳解,提醒市民游客注意。
●漓江虞山橋至伏波山河段
水域特點:水流較急,水草茂密,容易造成纏繞。
去年7月8日,桂林兩名初中生在考試結束后,在漓江虞山橋至伏波山河段游泳,其中一名學生不幸溺亡。
桂林七星區六獅洲村附近的漓江水域也屬于虞山橋至伏波山河段,去年7月27日,桂林3名男孩下水發生溺水事件,其中2人溺亡。
●漓江伏波潭水域
水域特點:水流湍急,水下巖溶地形復雜,深淺不一,水溫變動大,容易抽筋,最深處可達十余米。
漓江公安分局漓江派出所朱警官告訴記者,伏波山下的伏波潭,看著水面特別平緩,周圍風景如畫,但實際上這里暗藏危險,之前發生過多起溺亡事故,是危險指數高危的水域。
●漓江六匹馬碼頭水域
水域特點:碼頭附近是航道,這里的水底呈現“V”字型,導致底部水流速度比水面快,形成向下的吸力,一旦應對不及時,就可能發生溺水。另外,這里船只往來頻繁,會形成亂流。
民警介紹,這里幾乎是近幾年來桂林溺水事故最高發的區域之一。特別要提醒前來碼頭的游客,因對水域危險性了解不足,若貿然下水戲水,很容易發生危險。
●象鼻山水域
水域特點:這里是漓江與桃花江的交匯處,易產生漩渦,且兩江交匯處水域存在溫差,易造成游泳者抽筋。
這一處水域面積大,情況復雜,暗藏風險,一旦發生危險施救困難。
●漓江凈瓶山大橋壅水壩水域
水域特點:該水域今年以來都在進行施工作業,附近水域水情更加復雜,連警方資深“蛙人”也不敢貿然下水進行勘察。
去年7月12日,在這一水域的龍門大橋上游河段,一名42歲的父親帶著14歲的兒子游泳,兒子不慎溺水,父親實施救援無效,雙雙溺亡。
●桃花江流域
水域特點:桃花江流域河道彎曲,河面寬狹變化大,堰壩多,徑流量大,水情復雜。
桃花江流域歷年也有不少水域發生過溺水事件,并且市民對桃花江流域的水情熟悉程度較低,貿然下水極易發生危險。
【遠離是最好的避險】
記者梳理了近幾年來桂林發生的溺水事件發現,除了漓江和桃花江流域之外,甘棠江等支流、水庫、積水礦區、水潭等也是容易發生溺水事件的地點。
去年7月17日14點左右,3名女子到三街潞江村委車上村拱橋水潭游泳,其中2人不幸溺水身亡;2016年7月20日,靈川縣2名學生在青獅潭水庫失蹤,被打撈上來時已經溺亡。
“這些生命的教訓告訴我們,對普通市民來說,避免溺水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這些危險區域,不要在戶外水域游泳。”民警表示。
漓江公安分局漓江派出所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區防溺水宣傳工作開展較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今年桂林雨天天氣較多,河水上漲,天氣也較為涼爽,下河游泳人數也較少。但接下來中小學暑假到來,天氣持續轉熱。在兩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防溺水工作依舊不敢有絲毫放松。從最近一段時間江面巡邏的情況來看,隨著天氣好轉,在漓江流域下河游泳的市民開始增多,我們將加大巡邏和勸阻工作,盡一切可能避免悲劇發生,“暑假即將到來,家長務必把預防溺水作為孩子暑假安全的第一要務,警鐘長鳴!”民警提醒。
來源丨 桂林晚報(記者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