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的暑假即將到來。作為“雙減”后的第一個暑假,桂林中小學學生的假期生活會跟以往有哪些不一樣?本報今天開始推出系列報道,記者就孩子的看管照顧、作業安排、興趣培訓、休閑游玩等進行走訪了解,記錄假期生活的方方面面,傾聽家長們的心聲,也請專家支招,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助力。
桂林市義務教育、幼兒園及中職學校將于7月9日開始放暑假,直至8月28日秋季學期開學注冊。
(相關資料圖)
暑假里,孩子們去哪里度過,成了很多家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是和家人“全程”呆在家里,還是送去托管機構繼續“上學狀態”,很多家長也有不同的想法。這兩者到底該如何選擇呢?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1 放在家里還是送到“班上”
劉先生一周前已經為兒子訂好了暑假托管的機構,就是孩子平時一直去的一家午托晚托機構。劉先生說,他是從事貨運行業的,一個月到頭沒幾天時間在家里,妻子雖然一個月有4天時間休息,但并不固定在周末,平時孩子基本都在托管機構。面對暑假,他們肯定沒有時間管孩子。“家里也沒有老人幫忙,把他放去托管機構,相對安全省心一點。”劉先生說。
劉先生說,這家托管機構平時就開設午托和晚托,暑假也會開展托管服務。選擇暑假托管服務主要是讓孩子有個地方去。劉先生了解了一下托管課程,一二年級的孩子主要是以讀繪本、做游戲等為主,三年級以上的孩子,會增加輔導暑假作業的課程。劉先生說,暑假托管有點類似放松版的上學,不過孩子在這里管吃管住,每天還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家長也比較放心。
如果不是聽到班上的家長打聽暑假托管的事情,嬌嬌媽還不知道有這么一項服務。嬌嬌在象山區一所學校讀一年級。嬌嬌媽說,從孩子生下來,一直都是父母以及家中老人一起帶著。嬌嬌小時候幼兒園放假,也是待在家里。“聽說了暑假托管的服務后,我覺得孩子呆在家里好像也挺無聊的。”嬌嬌媽說,漫長的暑假都呆在家里,孩子雖然身心比較放松,但時間一久,就會遇到煩心事。比如孩子總是在家里看手機,老人心疼孩子,一天到晚總是給零食吃或者給電視看,原來養成的早睡早起好習慣變成了“晚上不睡白天不起”……
不過,嬌嬌媽最終還是決定讓嬌嬌在家里過暑假。“在家里過暑假的話,父母和其他家人就要辛苦點。”嬌嬌媽說,家人是孩子過暑假的看護人,一方面要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還要幫孩子規劃戶外、讀書、興趣班等事項。雖然比較累,但自己安排孩子的暑假,彈性比較大,孩子又能比較放松,而送去托管機構的話,孩子仍然像在上學一樣,又失去了暑假的意義。
2 校外托管管吃也管“學”
桂林市城北小學位于八里一路,距離學校100-200米內,集中著六七家校外托管機構,桂林一象校外托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象托管)就是其中一家。一象托管的負責人文老師說,現在一象托管已經開始招收暑假托管的孩子了,目前已有6個孩子報名,等真正開起來后,陸續還會有學生報名。
文老師介紹說,一象托管開展暑假托管已經幾年了,去年的時間是3-4周,開了一個7人左右的托管班。暑假托管班不同于午托和晚托,課程設置會更加系統。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托管班會設置跳繩、跳舞、閱讀等活動,還要穿插游戲互動、優秀影視作品欣賞等環節。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孩子,暑假托管班會相應增加輔導暑假作業的環節。文老師說,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托管的意義還是在“管”,所以托管班的服務內容設置會比較貼近日常學校生活,但比學校生活更放松,少了很多硬性要求。
位于秀峰區中山中路的“陽光雨露”托管機構也正在招收暑假托管生,招收的孩子分為幼兒組和小學組。該機構的黃老師說,陽光雨露已做了幾年的暑假托管服務。他們的暑假托管班更注重于孩子的素質教育,課程安排有體適能運動、書法、繪畫、專注力訓練等各方面。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會組織孩子們去戶外活動。黃老師說,孩子從早上8點送來,到下午5點離開,每個孩子每天的費用在70-80元。“陽光雨露”的暑假托管班周期是25天左右,一個暑假開展一期。
一象托管和“陽光雨露”的暑假托管服務模式是校外暑假托管的基本模式。在象山區從事多年校外托管服務的周女士說,校外暑假托管服務前幾年就一直在開展了。周女士說,相對其他假期,暑假時間比較長,很多雙職工家庭沒時間帶孩子,會選擇校外托管。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在家容易“瞎玩”,也會選擇托管。而托管服務的內容是學和玩的結合,占比是“五五開”,學的內容上偏向于正向引導和習慣養成,比如帶孩子們開展閱讀興趣、交流技能等。“主要就是替家長‘管’孩子,‘管’吃,也‘管’學習。”周女士說。
3 有學校開展校內托管需求調查
校外托管機構已經開始報名,那么桂林市的校內托管情況如何呢?記者采訪了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的多所小學,學校均表示暫未開展這項服務。其實,去年暑假,桂林市校內托管服務已經“破冰”,疊彩區一家學校率先開展了這項服務。該校的暑托班以看護為主,學校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等設施,課程以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為主,每節課時長約40分鐘。但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暫時不考慮開設暑假托管班,原因是場地等一些問題。
去年7月份,臨桂一社區聯合多家相關部門和志愿者服務組織,也開展了一期社區暑假托管班,主要針對雙職工家庭、外來務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子女,解決他們假期“看護難”的問題。但今年該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不再開展暑假托管服務,具體原因不方便透露。
近日,桂林市教育局發文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展暑假托管服務,這說明教育部門也考慮到了暑假托管的需求。記者采訪中遇到的小學生家長也提出想在學校進行暑假托管的想法。那么,為何學校沒有開展這項業務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說,雖然校內托管聽起來比較便利,有現成的教室、設備,還有“輕車熟路”的教師隊伍,但真正要開展時,卻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比如收費問題,收多少合適;比如人員問題,老師忙碌了整整一個學期,也想好好休假;還有就是很多家長已經對孩子的暑假做了安排,校內托管報名人數太少,開不起一個班。“這些都是現實問題,除非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不然開展起來會眾口難調。”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隨著暑假的臨近,有的學校邁出了暑假托管服務的“腳步”。象山區一所民辦小學已經開始暑假托管的前期招生調查。負責招生的老師說,最后是否開展說不準,現在就是摸底調查。記者還了解到,秀峰區的樂群小學也開始了暑假校內托管服務的摸底登記,服務對象面向全體學生,共開設5期,每期一周,托管時間為每天08:00-17:30。如果學生有參加需求,可以自愿到各班班主任處登記。
4 托管形式應該更多樣
面對暑假,不少家長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孩子托給誰”。有些家長托給了家里的老人,有些家長選擇托給一些藝術、體育等暑假班,還有一部分家長選擇交給托管班。“要說哪種選擇最好,其實也沒個定數。”將孩子送到托管機構的劉先生說,他和妻子實在是太忙了,照顧不了孩子。劉先生的兒子周末在家經常用外賣解決午飯問題,“周末可以對付一兩天,但整整一個暑假,我們不能把孩子丟在家里,送去托管是最安全的方式。”但即使如此,劉先生還是覺得對不起兒子,覺得孩子暑假應該放松一下。為此,劉先生最終打算讓孩子只在托管班待20天左右,剩下時間送回老家,“讓孩子跟著老人感受一下田園生活。”
嬌嬌媽思考后決定自己帶孩子。她說,暑假不僅僅是一個放松的時段,其實也是一個增長見識的時間。除了給嬌嬌安排了舞蹈、羽毛球的興趣班外,她打算帶嬌嬌到桂林周邊看一看。有時間的話,再帶孩子去看看博物館,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
雖然從事多年校外托管服務,但周女士建議家長不要只圍著“托管”打轉。她說,孩子的暑假不能全依賴托管,更不能“脫管”,要適度勞逸結合,可以安排孩子去興趣班,也可以帶著孩子去開開眼界。但在這些活動中,必須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比如高年級的孩子應該按時寫作業,低年級的孩子應該每天留有閱讀時間,在享受暑假的同時不能丟開了學習,以免開學后仍然“心在暑假”。
周女士還說,無論是校內托管還是校外托管,桂林的托管形式還有些單一。其實,應該將思路打開,正如教育部門建議的,可采取教師輪流值班、家長委員會組織有意愿的家長志愿值班和引入社會志愿服務等方式,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為學生提供暑期服務。記者蘇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