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丁偉
7月11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浙江寧波女大學生顧同學
暑假在旅游公司實習,
每天的工作卻是剝玉米一事
沖上了熱搜。
11日下午,
顧同學回應極目新聞記者稱,
剝玉米并不是全部工作,
只是玉米成熟比較忙的時候,
公司員工會一起幫忙剝玉米。
旅游公司一負責人表示,
公司共流轉了205畝農田,
其中20多畝種了玉米,
玉米成熟時大概每天有
上千斤的玉米需要處理。
視頻剪輯 丁偉
網傳視頻顯示,成堆的玉米堆在地上,幾位工作人員正在手剝玉米。視頻介紹,浙江寧波的女大學生顧同學暑假去旅游公司實習,結果每天都在剝玉米。
視頻中顧同學介紹稱,實習半個月已經剝了一個星期的玉米,每天8點上班開始剝,中午吃完飯下午繼續剝,一直要剝到下班。而且第一天剝完了,第二天一上班又要面對成堆的新玉米。
剝玉米(圖片來源:受訪者)
上述視頻發布后,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發出疑問:“旅游和剝玉米是怎么聯系到一起的?去旅游公司實習,怎么讓剝玉米呢?”有網友則認為大學生干點農活,體驗一下生活挺好。
“剝玉米不是全部工作,只是這一段時間玉米成熟,忙不過來,大家就都一起幫忙剝玉米。”11日下午,家住寧波象山的顧同學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她是學旅游相關專業的,放假后到家鄉的旅游公司實習,玉米成熟季節負責銷售玉米,因為近期玉米銷量較大,工作人員來不及處理發貨,就會幫著剝玉米。“家里也種玉米,以前就剝過,玉米成熟時負責銷售玉米,別的時間還是有其他工作的。”顧同學說。
網傳女生旅游公司實習每天剝玉米(網絡視頻截圖)
隨后,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到了顧同學實習的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蟹鉗港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我們公司是做鄉村旅游的,顧同學他們家就是做民宿生意的,我們的想法是讓當地人既有民宿的收入,再有一份農特產品銷售的收入。”公司執行總經理丁寧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公司流轉了205畝土地,做農業和旅游融合的項目,建設“青創共富農場”,其中有20多畝地種植了玉米。“成熟季節大概每天需要處理1000多斤玉米,公司前臺和后勤人員都會上手剝玉米。”丁寧說。
女生旅游公司實習每天剝玉米
別成了免費勞動力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這則新聞引起網友關注,是能讓人想起以前網上“被騙去掰玉米”的段子,“第一次認識你,是秋天,你家收稻子,你說你喜歡我,我去了你家,稻子割完了,你說咱倆不合適。第二次你家起土豆,你說我倆可以再試試,你還是喜歡我,土豆起完了,你去了外地……第三次,你又來找我,說就跟我在一起踏實。我掐指一算:你家該掰玉米了。”
女生旅游公司實習每天剝玉米,是不是被套路了,成了免費勞動力?網友的討論也七嘴八舌有的說,現在旅游公司日子不好過,能有剝玉米的活干也不錯,再說,一天掰一百斤玉米,似乎也不是蠻多,而且,是在室內,比在玉米地里還是好多了。
旅游實習掰玉米,可不可以,見仁見智。有網友認為,做點農活,鍛煉一下,也未嘗不可。能夠吃點苦,就是寶貴的財富,磨礪下意志,對以后工作有好處。也有的說,旅游實習掰玉米,專業不對口,能學到什么?
實習,應該是人崗相適,為將來工作積累經驗與經歷,但打著實習的幌子,讓實習生成為免費勞動力的事,卻屢有報道。有網友就說,農民工不好請,大學生好找,說的就是這種變味實習,以實習為名行免費使用勞動力之實。
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不得安排與專業無關的簡單重復勞動、高強度勞動,“不得安排學生從事Ⅲ級強度及以上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實習”“嚴禁以營利為目的違規組織實習”。《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也指出,高校要按照就地就近、相對穩定、節省經費的原則,選擇專業對口、設施完備、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符合安全生產等法律法規要求的單位進行實習。
實習要專業對口,這個要求都是一樣的,而且,都規定了要保障頂崗實習學生獲得合理報酬的權益,也要保障休息休假權。
所以,女生旅游公司實習每天剝玉米,是否合理,就不妨參照相關實習規定來判別。如果沒有按規定行事,專業不對口,也沒有支付合理報酬,那就成了現實版“被騙去掰玉米”段子,就一點也不好笑,就不應成為談資,應當糾正錯誤的做法。
如果剝玉米是旅游公司其他員工也在做的工作,是旅游公司的短期臨時性任務,實習生剝玉米只是臨時參與了一下,并支付了報酬,則另當別論。總之,大學生暑期實習,要防止被忽悠成免費勞動力的情形。被“騙去掰玉米”,別讓段子成了現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