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夏令營內,學員正在進行站姿訓練。
夏令營內的孩子們正在集合。
為了讓孩子的暑期過得更加充實有意義,也緩解自己無法看管孩子的苦惱,一些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名夏令營來讓孩子增長見識,鍛煉身心。而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今年暑期夏令營活動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一些夏令營運營機構存在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對于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夏令營,家長該如何選擇呢?對此記者進行了采訪。
(相關資料圖)
●今年暑期夏令營受歡迎
暑假之前,很多家長就提前為孩子規劃好了假期。“上個月,我就幫孩子物色好了夏令營,讓他培養一下自己獨立的能力。”市民楊女士說。她的兒子今年十歲,平時比較調皮,如果自己在家不是玩電腦、手機就是看電視,容易變得懶散。就在她苦惱該怎么安排孩子的假期時,朋友介紹她給孩子報一個軍事夏令營,讓孩子好好去鍛煉一下。
市民秦女士說,最近她給孩子報了研學夏令營活動。放假之后,孩子天天呆在家里,大人又要上班,不可能天天陪著孩子,給孩子出去歷練一下,增長一下見識還挺不錯的。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今年暑期,各類夏令營預定量相較前兩年同期有所增長,報名夏令營受到家長們的熱烈追捧。
一軍事夏令營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從今年5月底開始,他們就開始吹響“集結號”,主要面向6至16歲的中小學生進行招生,共開設了五期夏令營班。目前,第一期已經開始了,共有80個學員,另外四期也有很多人進行了報名,預計今年有300名左右的學員參加他們的夏令營。據了解,該軍事夏令營分為七天營和十四天營,價格分別為2680元和4680元。
記者發現,無論是研學夏令營機構還是旅行社等,都將暑假當成沖刺業績的“黃金期”,絕大多數的機構都提前一兩個月就推出了暑期的各種夏令營或者研學旅游項目,一般五天到七天的夏令營價格在兩三千元這樣,有的則要五千元左右。不少機構還推出組團的優惠活動,增大對家長們的吸引力。
●種類豐富 家長選擇很多
暑期是研學游的消費高峰,從事研學業務的機構或公司紛紛推出軍事、文化、藝術等不同種類的夏令營,給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市民陳先生說,在孩子放暑假前,他就看到了各種夏令營的宣傳,讓人眼花繚亂,最終他才在這些夏令營中挑選了幾個看起來還不錯的,再給孩子進行選擇。
由桂林日報社與中青旅(廣西)聯合組織策劃的研學夏令營活動吸引了很多家長的眼球。此次活動分為兩期,每期為七天。在研學過程中,孩子們與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高鐵”親密接觸,近距離感受鐵路工業的“中國速度”,同時還能追尋大熊貓的足跡,漫步蓉城,探秘古蜀文明發祥地等。與眾不同的是,在此次夏令營中,還有最接地氣的新聞課堂,學員在桂林日報社專業攝影記者的指導下,學習拍攝技巧。
桂林擁有豐富的研學游資源,記者走訪了解到,在這個暑期,還有不少與非遺有關的夏令營活動。比如,桂海碑林博物館推出的暢游博物館之“小小講解員”的暑期研學,開設為期七天的研學活動。學員系統學習講解基礎知識、歷史文物背景學習等,并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親身體驗非遺傳拓技藝,親手制作拓片等。而另一個由桂林旅游文化創意協會主辦的非遺夏令營是體驗漓江石畫、手工扎染、戶外知識等內容。
除了這些相對比較“靜”的夏令營,軍事夏令營這類“動”的夏令營也比較受家長的追捧。育源軍事研學夏令營的負責人莫先生說,他們夏令營的教官都是退伍軍人。營訓期間,他們都采取封閉式全軍事化管理,營員統一食宿,不安排家長探視。他們的夏令營內容有軍人形象訓練,還有軍事基礎訓練,同時,還可以了解國防知識,進行真人CS技能培訓等一系列素質訓練。
同時,一些旅行社還設計了很多自然戶外種類的夏令營,比如洞穴探險、皮劃艇、溯溪攀巖等。
●火爆背后的吸引力何在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夏令營對身居城市中的家長及孩子吸引力很強。據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暑期夏令營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從各地夏令營的行程來看,旅行及生活體驗成了各地夏令營的主要課題,單純上課的夏令營非常少見,占整個市場份額的2%左右。從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各科普類、拓展類的夏令營發展勢頭較好,市場份額在逐漸上升。那么,作為一個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行業,究竟散發著怎樣的魅力吸引著大家?
孩子正在讀初一的夏女士說,現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接觸自然生活環境的機會很少,在夏令營里,孩子的生活一般都需要自理,因此對自理能力的養成有很多好處。在夏令營的一些實踐活動中,孩子也能得到在家庭、學校里完全不同的鍛煉和經歷,有助于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以前的暑假,林女士會帶著孩子一起到處旅游,但是近幾年她工作比較忙,所以會給孩子報研學旅行。“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我看來,研學夏令營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純粹的學習,而是孩子在參與過程中的體驗。”林女士說,給她最直接的感受是,研學旅行能讓孩子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到很多跟平時不一樣的東西。孩子見得多了,感受多了,自然就成長了。
對于家長來說,暑期夏令營不同于旅游,更不同于課堂教學,是游戲娛樂和教育學習的結合體。既能為孩子提供放松、休閑的環境,同時也能讓孩子的見識和思維能力增長,最終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這種脫離傳統學科知識教學的方式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袁教授說,從整個教育體系上看,夏令營作為研學的類型之一,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補充。目前,我國不斷倡導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評價體系改革也日趨向多元化發展,而依附素質教育而生的研學夏令營與此不謀而合。
●怎樣挑選放心的夏令營?
日益增長的巨大市場需求、逐漸回暖的文旅消費,預示著研學旅游將成為一片“新藍海”。但各類機構的資質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目前,市面上的暑期研學夏令營承辦主體多數為旅行社、培訓機構、社會團體等,他們利用自身行業或資源優勢參與暑期夏令營市場。相關監管部門并沒有對夏令營產品設置統一標準。各運營者在夏令營課程設置方面也是比較類似,相差不大,但課程質量卻相差非常大。
袁教授說,研學是在場館中、古跡中、社會活動中,就一個主題進行學習,是一種有組織的非正式學習,單純的玩或者單純的學都不叫研學。很多人在聽到研學旅行或研學夏令營時,以為跟普通的夏令營一樣,是組織孩子們到風景名勝區或人文歷史遺跡走馬觀花參觀一番,然后就結束行程。這樣的話,整個過程中沒有注重孩子們的體驗,不關心孩子們是否通過旅行學會某些技能,也沒有考慮旅行是否和課本知識有機融合,把“游學”簡化成了“游”。
事實上,研學夏令營也不是簡單將課堂“搬家”,而是提前制定一個特定的主題,將設計好的課程融入到游玩中,然后進行相關的學習,潛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學生。
而且,研學夏令營在注重集體性的同時,還特別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倡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從而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收獲成長。這些成長是學校教育難以給予的。
袁教授建議,家長為孩子挑選夏令營時,首先要看該機構有無權威機構認證。其次,要檢查帶隊老師的資質。然后還要看口碑,口碑比較好的機構說明其市場反饋不錯。家長最好前往夏令營基地現場,查看是否有安全隱患等,還要詳細了解課程是否對孩子有幫助。
此外,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來選擇相應的夏令營,或者讓孩子自己來選擇喜歡的項目。了解孩子的需求,也會讓他更加積極。同時,家長也要注意,不要一味貪圖便宜,也不要被廣告蒙蔽了雙眼。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家長們在選擇夏令營時,除了食宿、主題及價格,還要關注產品提供的保險種類以及導師配比等。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合同內容的細節規范,以及安全保障、保險、緊急應急預案等。同時建議家長在和夏令營運營者簽約時要仔細核對合同,并索要正規發票。建議選擇有資質的、有口碑的、經營時間較長的運營者。如果在此過程中遇到糾紛,可以撥打12315投訴維權。
記者周子琪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