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孝斌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日前,河南南陽一名1986年出生的女子發布視頻稱,自己年紀輕輕就“喜提”奶奶身份,今年18歲的大兒子最近有了孩子,這讓小兒子才7歲的她有點不適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0日,此事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當事女子張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此事屬實。
南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表示未到國家婚姻法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不符合辦理結婚證政策。
7月11日下午,一名河南南陽女子發布視頻稱:“迎接新生命,愿所有努力都不被辜負,焦急等待中。”視頻中,還有她開車帶物品去醫院和產房門口鏡頭。
該女子于11日晚又發布視頻,一名剛出生的嬰兒被一位女子抱在懷里,并配文:“我家小可愛上線啦,7時24分,男寶,6.8斤。”
7月13日,該女子又發布視頻稱:“86年的老虎,2022年7月11日成功晉級為奶奶。”她還發視頻稱:“80后的我還沒來得及孝順父母,也沒來得及盡母親的職責,就慌里慌張當上奶奶。本該陪7歲的小兒子睡覺,又不得不來照顧孫子。生活給我出的難題太多,只能坦然面對。”
7月20日下午3時14分許,該女子又以“36歲年輕的奶奶”的網名在今日頭條發表文章,稱其本人就是36歲做奶奶的當事人。
該女子稱,她是河南南陽人,生在窮鄉僻壤,家庭條件有限,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出去打拼,北京、上海這些城市都去過。后來遇到孩子父親,兩人是一個地方的人,經雙方父母同意,她本人于19歲那年結婚生子。
成家后因為要帶孩子出不了遠門,便在家門口從事視力矯正方面的工作。為了讓孩子們接受好的教育,從鄉下搬到縣城居住。她的大兒子今年18歲,小兒子7歲,大兒子和兒媳是小學、初中和高中同學。她本想讓大兒子多上幾年學,將來考所好學校,至少比父母有出息,但是現在的孩子接觸事物太多,思想也成熟得早,父母說也說了,勸也勸了,打也打了,結果還是沒拗過他們。今年7月11日,兒媳生了一名男寶寶,她本人從寶媽晉升為奶奶。
在文章中,該女子稱,之前她和老公也商量過,等二寶大點再生個三胎,想要個女兒。但是現在大兒子的孩子也出生了,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今天上了熱門后,很多人覺得很新奇,怎么36歲就當奶奶。在我們這里,并不是多么新鮮的一件事,經濟落后的地方人們思想也稍稍落后一些,一旦不上學可能結婚早,但可能大家也不會去發視頻和講這個事情……發出來只是為了記錄生活點點滴滴,并不是讓網友們羨慕,嫉妒,自己也沒有覺得是多光彩的事,既然來了就是緣分,只能坦然接受。”該女子稱。
7月20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與這名發視頻的女子取得聯系,她稱自己姓張,今年36歲,在抖音視頻和今日頭條文章中發布的情況屬實,并稱由于比較忙,婉拒了采訪。
我國《民法典》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于二十周歲。南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一些偏遠農村可能存在未到實際結婚年齡而辦了婚禮的情況,但男女雙方未到國家法律規定的結婚年齡,民政部門是不會辦理結婚證的。
吹她是“人生贏家”真的好嗎?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出乎意料的是,不少網友雖然對她如此年輕就抱孫子感到驚訝,卻也對這一家過早生育的行為表示了贊嘆和羨慕。有人說她提前完成了人生任務,接下來就可以享兒孫的清福了;有人說生孩子就要趁早,越早越不耽誤自己的人生規劃;更有人贊她是人生贏家,都做奶奶了還看著跟年輕姑娘一樣……
這樣如潮的贊嘆讓人迷惑之余,也感到很憂心。36歲當奶奶,那么按照最大限度算,這位女子和她的孩子,都是18歲就生了孩子,未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也就是說必然是未婚生子。而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很多都還在高中念書,或是剛剛升上大學,在生育這件事上,如此超前搶跑,真的合適嗎?
從法律角度來說,沒有登記結婚而生育子女是違法行為,容易讓子女在社會上遭遇各種猜疑和歧視。而從母嬰健康的角度來看,女性生育的理想年齡是在25歲-30歲,過早生育影響子宮健康,會增加子宮病變的風險,加快骨骼鈣化,誘發多種疾病,也可能使得嬰兒營養供應不足,對孩子和媽媽造成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而且,少女剛剛成年就為人母,自己都還稚氣未脫,如何守護孩子成長?過于年輕的父母育兒知識不足,可能會因為護理不當影響孩子生長發育,會因為自身閱歷不足難以進行家庭教育,這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價值觀塑造都有不利影響。
從這位媽媽自己早育,并且支持自己孩子早育就可看出,這一家庭缺乏正確的、健康的生育觀,沒有將生育當成慎重的責任來考量,甚至以過早生育為榮,仿佛人生只要越早生出孩子,就越成功,這種想法顯然是偏激而扭曲的。
當然也有網友會說,人家高興幾歲生孩子,只要沒出事,那是人家的自由。的確,從尊重女性生育權的角度而言,女性生不生孩子,幾歲生孩子,旁人確實沒有發言權,而且,即便未婚生育違反了《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但事實上只要女性發生性行為時已超過14歲,沒有其他的犯罪行為,執法部門也很少對這樣的事情過多干預和處罰。但是,將這種“越早生孩子越驕傲”的觀念,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廣泛傳播開去,確實是助長了不良風氣,對未成年人也有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誠實地感嘆一句,這位女子真的很幸運,沒有因過早生育而損害身體,也沒有太多養育孩子的壓力,她的孩子平安長大了,讓她可以在36歲開開心心地做奶奶。但那些吹捧她為人生贏家的人,或許要思量一下,這真的是適合你的人生嗎?這真的是負責任的行為嗎?這真的是值得羨慕和效仿的對象嗎?
2018年,各短視頻平臺因為推送“少女媽媽”視頻,遭到輿論的猛烈批評,監管部門也及時出手,要求平臺清理不良內容,建立未成年人保護體系。36歲當奶奶這件事,或許沒有“炒作未成年媽媽”那么嚴重和惡劣,但的確也是不值得推崇和鼓勵的行為,平臺應該予以審核和限制。
國家當下大力鼓勵生育,也一直倡導適齡生育,優生優育,本著對下一代負責任,對未來負責任的態度,切不可在生育這件事上搞“內卷”,絕不能把低齡生娃吹成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