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個“禾下乘涼夢”,他的這個夢為全世界所敬仰。在全州,有三個男人也有一個與水稻有關的夢想。這“三劍客”雖然沒有像袁隆平院士那樣為糧食問題做出杰出貢獻,但是他們卻用對保護、推廣珍惜谷種的決心、用對優質稻谷的追求,書寫了一個令人稱贊的“紫金香稻夢”。
從2013年到2022年,從“2兩種谷”到4000多畝,從瀕臨絕跡到走進千家萬戶,并入選國家種質庫,“紫金香稻夢”不斷綻放光彩。今年以來,記者兩次前往全州,跟蹤采訪了全州“三劍客”與他們的“紫金香稻夢”的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2兩種谷”開啟的“紫金香稻夢”
7月19日上午9點半,“三劍客”之一的鄧軍駕車來到了才灣鎮黃土塘村。在村后的山邊,平整的農田里,全是一片喜人的禾苗綠。水田里栽種的,正是鄧軍心心念念牽掛的530畝紫金香稻。
時間回到2015年。那一年7月,也是紫金香稻栽種的季節。只不過,那時候鄧軍種下的,只是2兩不知道未來的谷種。
2013年,彼時鄧軍正在全州縣做農資和植物保護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鄧軍和興安老友文晶瑩,以及在廣西一所高校任教的老師方建華聊起了種稻的事。文晶瑩說,他曾了解到桂北盤瑤世代生活的地區,有一種產紫色香米的稻谷,俗稱紫金香稻。這種稻很是珍貴,卻因產量低、種的人少,已經瀕臨絕跡。三人越談越有興致,最終決定去尋找這種珍貴的稻種,并努力讓這種優質的稻種延續下去。“紫金香稻夢”,由此開啟。
幾經輾轉,那年秋天,三個人來到桂北山區盤瑤世代生活的地區,并在當地瑤民的幫助下,尋找紫金香稻原種。在山區苦尋多日,他們終于搜集到了2兩紫金香稻原種。
為了種植真正的紫金香稻,從2014年開始,他們把二兩谷種撒到了一分多大的水田里。就是靠著一次又一次的試種,一次又一次的提純,到2018年,他們已經把種植面積擴大到了40畝,并在當年收獲了2000斤左右純凈的紫金香稻谷。五年時間的科研育種、選優和科學種植,他們也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種植紫金香稻的科學方法和植保經驗。
4年再堅持 種出4000多畝優質香稻
“2兩種谷”開啟的“紫金香稻夢”,在2019年再次邁上新臺階。
2019年年初,鄧軍三人在全州縣成立了全州紫金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把紫金香稻規模化種植,讓這種優質的稻米走進千家萬戶。公司在種植全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對無公害食品生產流程,不使用化學肥料和化工農藥,并就紫金米的產品制訂了本公司的紫金米檢測的企業標準,還獲得了區食衛局的紫米企業標準備案證書 。
2019年5月至今,“三劍客”陸續在全州縣、興安縣流轉土地,開始規模種植。基地最多時達13個,總面積達4000多畝。
但是,在“三劍客”看來,把紫金香稻推廣出去并非易事,堅持“原生稻種,生態種植,無農殘、無公害、綠色環保”的原則,力爭打造優質環保的紫金香米才是更重要的事。
19日的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黃土塘的農田,用于灌溉的基本是山泉水。鄧軍說,紫金香稻原種就是生長在生態環境良好的桂北山區,引種到其他地區時,也特別需要講究灌溉用水才能保證品質。目前,該公司所選的種植基地,全部都有山泉水灌溉。
灌溉用水僅僅是一個“免費”的自然條件,追求品質,必須還有更高的成本投入做支撐。 采訪過程中,鄧軍從水田里拿出了一個扁圓形的赤眼蜂拋卵球投放器。鄧軍說,投放器是生物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方法,其中有赤眼蜂蟲卵,這些蟲卵可以在禾苗出現病蟲害時,自動進行滅殺,可以說是“以蟲防蟲”。不過,這個生物防治手段的使用,讓每畝稻田的病蟲害防治成本高達1000多元。此外,手工插秧苗、人工除草、人工巡查病蟲害等各種成本開支匯總下來,每畝的種植成本高達4000元左右。而普通的雜交水稻,每畝的生產成本基本不會超過1000元。
盡管如此,鄧軍他們還是堅持了下來。“要種就要認真種,種就要種出精品。” 鄧軍說,這是他們的三人種植紫金香稻的初心,“必須堅持”。
“紫金香米”香飄千萬里
優質的產品,也需市場的檢驗。鄧軍三人堅持數年種植的紫金香米,用高品質接受著市場的檢驗。
今年3月2日,還是春寒料峭時節,記者來到了位于紹水鎮的全州紫金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紹蘭村種植基地。在那里,記者看到了有工人正在打包紫金香米,準備發往外地。記者從該公司在京東平臺和淘寶平臺的官網看到,紫金香米售價高達365元一斤。據文晶瑩介紹,2019年,該公司收獲了第一批紫金香米近20萬斤,并正式邁向市場。2020年,紫金香米就因產品優質,獲得了直供北京中南超市的資格,每年供應量1萬多斤。此外,紫金香米還受到了桂林市本地眾多企事業單位的青睞,每年直供的總量在20多萬斤。目前,紫金香米遠銷北京、上海、深圳等眾多一線大城市,基本價格在68元/斤及以上。
把珍惜的稻種保留下來、推廣出去,并且種出了高品質,“三劍客”的“紫金香稻夢”似乎已經完成。實際上,在圓夢的過程中,他們又生出了更多絢爛的夢,并為之闖出了更多樣的精彩。
鄧軍告訴記者,在種植紫金香稻的過程中,公司就開始致力于研究此種香稻的其他價值。多年的研究證明,紫金香米富含花青素和葉酸,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對紫金香稻米的研究也吸引了不少科研院所的關注。2021年,北京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在該公司的基地設立了“教授工作站”,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對紫金香米進行研發和拓展深加工事宜。
今年4月,一個更令人激動的消息傳來:全州紫金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紫金香1號”已申請入選國家作物種質庫,目前已完成篩查,進入公示階段。鄧軍用“太難了”形容種子入選國家作物種質庫的難度。記者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到,作物種質資源是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經過上千年的自然演變形成的,蘊藏著各種潛在可利用基因,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基礎。國家作物種質庫的主要任務是對農作物、蔬菜、牧草等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種質資源進行長期戰略保存。要想有資格進入國家作物種質庫,篩選條件相當嚴苛。一個種質資源從采集到入庫,僅前期的研究就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入選國家作物種質庫,意味著這種珍貴的谷種,再也不會失傳。”鄧軍說,他們想要保護曾經瀕臨滅絕的紫金香稻的初心,在那一刻,終得圓滿。
采訪結束前,記者從全州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由全州紫金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針對紫金香米的研發項目已經獲得當地政府部門的批準,廠房建設和土地審批工作已經完成,等資金到位,該項目的建設將正式啟動。隨著對紫金香稻的研發和深加工事宜的推進,全州“三劍客”的“紫金香稻夢”,將綻放更絢爛的光彩。
來源丨記者秦麗云 通訊員黃劍蓉 王俐燕 實習生康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