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記者周文瓊
由永福縣委政法委派駐龍江鄉雙江村的第一書記向明佳,駐村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他為村民辦了很多實事。方便1900多村民出行的簡易橋梁修通了,水毀道路修復了,沒有路燈的自然屯也將開始安裝路燈。村民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紛紛為這位第一書記點贊。
雙江村位于大山深處,有2600多人,村莊分布在一條河流的兩邊。1900多村民及該村唯一一所小學在河一側,兩岸人民平時僅靠一條滾水壩出行。每到雨季洪水暴漲淹沒滾水壩,河對岸的群眾出行就會受阻。如果遇到急重病人、孕產婦需要外出就醫等緊急情況,涉險過河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向明佳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當地村民都迫切希望能改善出行條件。
向明佳通過實地走訪調查了解到,前幾年河水上漲淹過滾水壩時,群眾還可通過小路,繞經附近的仁合村鐵索橋通行。但此橋因年久失修,且道路多處塌方,已無法通行。經過充分的前期調研,向明佳召集村“兩委”干部商討制定道路維修方案,并通過向上爭取資金、群眾投工投勞等多種方式重修這條應急小道。
經過近兩個多月的干群合力,2022年6月雙江村終于修通了一條長約3千米、寬約1米的沙土路,并架設了3座簡易橋梁,成功解決了汛期群眾過河難、出行難的問題。群眾紛紛稱贊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為民眾做了一件大事、實事、好事。下一步,村里還將加強村內應急小道常態化維護,保證時刻暢通,滿足群眾在特殊時期的出行需求。
雙江村地處偏遠山區,但是資源豐富,村里主要的產業是種植羅漢果。向明佳說,基礎設施改善了,也更有利于村民發展產業。向明佳與另外兩名駐村工作隊員把雙江村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家鄉。他們走村入戶、定期調研,他們遍訪全村、出謀劃策。今年,向明佳帶領雙江村駐村工作分隊向后盾單位和龍江鄉黨委積極爭取產業發展政策和資金,已完成了大驛溝、小驛溝水毀道路修復工程,完善了一座橋梁附屬工程,完成一個飲水工程建設,修建村屯垃圾池4個,還有亮化工程項目的約40盞路燈即將進場安裝。向明佳說,要用實際行動發揮好“領頭羊”作用,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建設落地。他和他的“隊友”在群眾心中切切實實建立了駐村工作隊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