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5%居全國第三
今年啟動珍貴樹種進百城入萬村行動 計劃用4年時間推廣種植1000萬棵珍貴樹種
7月26日,廣西舉行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至去年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5%,居全國第三位,林業高質量發展紅利不斷釋放;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帶動30多萬農戶通過種植油茶實現增收,不斷擴大林下經濟發展規模,打造鄉村現代特色生態產業;今年廣西將全面啟動珍貴樹種進百城入萬村行動,計劃用4年時間推廣種植1000萬棵珍貴樹種。
自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廣西林業在鄉村振興中的貢獻不斷凸顯。深入實施油茶“雙千”計劃,助力鄉村培育生態富民支柱產業。自2018年底廣西實施油茶“雙千”計劃以來,全區累計落實中央和自治區財政油茶產業補助資金14.5億元,連續3年平均投入資金4億元以上,完成油茶新造林170多萬畝、低產林改造150多萬畝,創建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基地425個,油茶經營總面積達850多萬畝,年產茶籽45萬噸、茶油10萬噸,實現綜合產值400多億元。目前,廣西已有油茶企業100多家、油茶專業合作社439家,帶動30多萬農戶通過種植油茶實現增收。
林下經濟是綠色經濟、特色經濟、立體經濟,是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通道和有效途徑。近年來,廣西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林下經濟規模和產值自2011年以來連續11年位居全國前列。去年,廣西林下經濟面積發展6924萬畝,林下經濟年產值1263億元,惠及林農1468萬人,帶動農民人均增收2600多元。廣西脫貧地區林下經濟產業快速發展,林下經濟面積占全區的63%,林下經濟產值占全區的52%,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
為此,廣西將多點布局創建集種植、養殖、加工、物流、休閑、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高質量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間,將建設“一場一品”示范林場13個,林下經濟產業示范縣10個,國家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0個以上。力爭到2025年,全區林下經濟發展面積穩定在7000萬畝左右,林下經濟產品種類穩定200種左右;林下經濟總產值增加到1400億元,累計惠及林農1500萬人次,將林下經濟產業打造成為鄉村經濟的增長點。
廣西的珍貴木材大多從東南亞等國家進口,區內無資源可采,需求缺口很大。目前,廣西有許多經濟價值極高的珍貴樹種,如海南黃花梨、楠木、柚木、格木、硯木、鐵力木等,適宜在村屯四旁種植。今年,廣西全面啟動珍貴樹種進百城入萬村行動,計劃用4年時間推廣種植1000萬棵珍貴樹種,實現造綠與造景造文化相結合,厚植鄉村生態文化底蘊。
2018年以來,廣西以實施“綠美鄉村”建設工程為抓手,持續推進村屯綠化美化,打造綠化美化景觀提升示范村屯500個。村莊綠化覆蓋率由2017年的36.28%提升至2021年的40.55%。數據顯示,至去年底,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5%,居全國第三位;林業產業總產值8487億元,排名從2015年的全國第五位躍升到2021年的全國第二位。林業高質量發展的紅利不斷釋放,累計直接帶動60多萬人穩定脫貧,帶動120多萬脫貧人口穩定增收,林業在鄉村振興、富民興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南寧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