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中的桂林體操小將楊蘭斌 (網絡圖片)
□本報記者韋莎妮娜
(資料圖片)
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22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上,我市體操小將楊蘭斌一人獨攬5金2銀,成為了本屆錦標賽獲金牌及獎牌數量最多的一匹黑馬。
而在同時期舉辦的CBA選秀大會上,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2018級學生李嘉明,則以大學生球員的身份,成功入選CBA,是廣西高校登陸國內頂級籃球聯賽的第一人。
楊蘭斌,13歲;李嘉明,22歲。當百分百地去專注、不顧一切地去投入、無止盡地去熱愛,競技場上的金牌,就是對每一個“凌晨四點”最好的回贈。
“橫空出世”的體操小將楊蘭斌:少年氣勢如虹
7月25日,2022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暨全國青年體操U系列錦標賽在山東德州圓滿落幕。8天內,來自全國的20支隊伍、164名運動員同場競技,展現了我國新一代體操運動員高水準的競技風采。而在賽場上,一位來自桂林的體操小將楊蘭斌,一人獨攬5金2銀,成為了本屆錦標賽上最亮眼的那顆新星。
13歲獨自上場
后擺成倒立、向后打回環、掛壁前擺上……2022全國青年體操錦標賽暨全國青年體操U系列錦標賽雙杠項目比賽現場,來自廣西桂林的小將楊蘭斌,貢獻出了教科書一般的范本。難度4.3、完成8.6,總分12.900,楊蘭斌以絕對優勢問鼎該項目冠軍。
而這,僅僅是這位小將在本屆錦標賽中的其中一場比賽。U14和U13組全能冠軍、自由體操冠軍以及雙杠、單杠冠軍;蹦床、跳馬亞軍,5金2銀,各個單項幾乎沒有明顯短板,這位“六邊形戰士”的不俗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楊蘭斌何許人也?也許在本屆錦標賽前,他的名字并不為大眾所知。2009年,楊蘭斌出生在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鎮東社村。從小,楊蘭斌就顯示出了過人的跳躍能力。據楊蘭斌的爺爺蘭基鳳回憶,小孫子很淘氣,尤其喜歡在席夢思上跳來跳去,幾年下來居然跳壞了8張床墊。在楊蘭斌3歲時,他隨父母到桂林務工。于是街頭巷尾變成了楊蘭斌的大型“席夢思”,他常常在路邊蹦蹦跳跳,還做出各種大膽的技巧動作。
看到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身體素質這么好,鄰居便建議楊蘭斌的父母送他去體操學校。沒想到,就是看似無心的一嘴,為楊蘭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當時我一看這個孩子,就立即收下了。靈氣、速度、力量,他都有。”楊蘭斌的啟蒙教練陳泳回憶說。當年,陳泳第一眼看到楊蘭斌,直覺告訴他,這是不可錯過的一顆好苗子。
就這樣,3歲10個月的楊蘭斌進入了桂林體操學校,跟著陳泳學習基礎技能。訓練是很辛苦的,小蘭斌也為此哭過,但他卻展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既然學了,就要堅持”。
不到7歲,楊蘭斌就被選拔到了廣西體操隊,跟著新教練繼續打磨技能一年。隨后,他進入廣西體工隊學習訓練,一直到現在。
陳泳說,楊蘭斌這個孩子,就是天生吃體操這碗飯的。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心理素質與身體力量,尤其拿手自由操、雙杠、跳馬,可以說是一位全能型選手。但即便有先天優勢,楊蘭斌仍舊十分刻苦,不到4歲的年紀,他每天訓練時間達到了3小時。“體操有7個個人項目,包括自由體操、吊環、跳馬、單雙杠等等。要掌握這么多的單項技巧,體操真的不好練。”
掉杠、扭傷、關節脫位,對于楊蘭斌來說這些都是家常便飯,懂事的他知道,搞體育就是風險與成績并存。早早離家、集體生活、賽事磨練,也讓楊蘭斌鍛煉出了一顆“大心臟”。在他臉上,哪怕是在本屆錦標賽全能賽場上,楊蘭斌出現了單杠掉杠這樣的重大失誤,在他臉上也看不到一絲波瀾、緊張或懊悔。他很快地調整了狀態,強勢擊敗了比自己還大1歲的眾多選手,攬下13歲組金牌、男子乙組全能金牌。
“楊蘭斌在多個項目顯示出了落地站穩的能力。他的動作非常輕、空中姿態好,完成質量漂亮,沒有多余動作。這位運動員給我感覺是非常有比賽的氣場,從表情上看不出有過多的緊張姿態。”賽場外,各路解說被楊蘭斌堪稱完美的表現所折服。著名體育主持人韓喬生則用四個字評價楊蘭斌:“未來可期”。
劍指世界最高競技舞臺
小將楊蘭斌“橫空出世”后,讓許多體操業界人士眼前一亮。各路媒體也紛紛給楊蘭斌冠以“小楊威”、“下一個全紅嬋”的頭銜。對此,陳泳又驕傲又擔心。驕傲的是,愛徒苦練十載春秋終于為大家所看見,擔心的是,媒體過多地曝光和過譽,會讓這個年僅13歲的少年迷失方向。“競技運動員,最怕‘飄’。”陳泳坦言。
體操和跳水,是最“吃”體型和年齡紅利的兩個項目。小體型選手的重心更容易控制,因此也更能出成績。當選手正處于發育期時,無疑失誤的風險也進一步增加。因此,想要拿到奧運會的入場券,最佳年齡、最佳狀態、最佳競技水平缺一不可。對于楊蘭斌而言,最大的夢想,莫過于能夠代表中國體操新生代力量,登上兩年后的奧運會舞臺。而他也在為這個“最高的夢想”夜以繼日地準備著、努力著。
事實上,楊蘭斌并非“橫空出世”。外界不知道的是,桂林向來有著深厚的體操根基:1956年,桂林市業余體校率先在全廣西設立體操班。1963年,17歲桂林姑娘王維儉代表中國在印尼雅加達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包攬個人全能、自由體操、平衡木、跳馬四塊金牌,榮立特等功;1984年,桂林籍體操運動員明桂秀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奪得女子體操團體銅牌;1986年,桂林體操學校創辦。在30余年中,桂林體操學校先后向各級運動隊輸送了200余名運動員,其中61人獲得“運動健將”稱號,培養出莫慧蘭、顏瑋霞、侯卿、魏鶴、秦勇等8名世界冠軍。斬獲世界錦標賽金牌10枚、國際賽金牌26枚、全國賽金牌124枚、自治區賽金牌1131枚。1999年,我市與廣西女子體操隊開展共建,助力廣西體操女隊取得20多年前所未有的大突破,2017年至今廣西女子體操隊參加世界賽獲2銀1銅,參加全國賽獲得14金19銀22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如今,在楊蘭斌的母校桂林體操學校,還有許許多多“后浪”揣著夢想,在皮墊上不斷起跳、側手翻、上杠。
通向冠軍之路是一扇“窄門”,但不妨礙追夢人大膽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