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房車情侶回應被叫停車場乞丐#沖上熱搜第一,引起了網友的注意。
在深圳工作的一對情侶,花16萬“置辦”了一輛房車,代替租房,卻因為停車、物資補給的問題,
被部分網友稱為“停車場乞丐”。
(相關資料圖)
有網友表示疑惑,房子就是房子,車子就是車子,不買房,反而住進車里,
這是一種什么活法?
房車旅游?以車代房?
近年來,
隨著露營、野餐等郊游活動的出圈,
空間大、功能齊全的房車,
逐漸走入了大家的視野,
“開著房車去旅行”的旅居風潮,
也開始逐漸升溫。
此前,
房車這一話題也屢上熱搜,
比如,
#女孩為報恩66萬買房車帶養父旅游#
#三胎媽媽花36萬定制房車接娃上下學#
除此之外,
在小紅書上搜索“房車”,
有將近40萬條筆記,
其中既有車主分享的生活隨記,
也有專業詳細的房車選購、裝飾指南,
一些人購買房車,
是為了“自駕游”,
在他們分享的照片里,
房車內部精致漂亮,不輸住宅,
并且麻雀雖小,
廚房、衛浴、臥室、客廳......
一應俱全,
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一居室套間,
窗外就是山川湖泊、藍天大海,舒適與美景結合在一起,
讓很多人驚呼,“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
也有一些人,
并不是單純為了出游添置房車,
而是“以車為家”,
過一種隨地而棲的旅居生活,
無論是購買專門的房車,
還是用面包車、小貨車“改造”,
他們都是放棄了固定的住宅,
住進了車里。
房車,顧名思義,
本質上還是一輛車,
只不過在功能上超出了一般車輛,
能夠滿足居住的基本要求。
在普遍的認知中,
“家”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
也通常指的是固定的住宅,
這種住在車里的“漂泊”生活讓很多人不解,
戶口怎么辦?遇到危險怎么辦?
腳下不是土地或者鋼筋水泥,
也讓許多人吐槽,
“一點安全感也沒有!”
住進房車,
有什么不一樣?
上熱搜的這對“深飄”情侶,
買房車不是為了單純的旅游、露營,
而是為了代替租房,
原先一個月的房租和通勤,
共計要三千多元,
“不想白白地交租了,
正好那個時候了解到了房車,
就覺得可以嘗試一下?!?/p>
看攻略、買車、做改造,
住進來后,
一方面省下了租房費用,
另一方面也大大縮短了三個小時的通勤時間,
更重要的是,
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當然,住在車里,
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物品的保存、隔熱、隔音、隱私......
“這些都沒有家里面好?!?/strong>
另外一個大難題則是補給,
不像住宅里面要什么有什么,
房車的充電、蓄水、放水等,
需要去專門的房車營地,
或者停車場、服務區、公園等公共場所解決,
并且時刻都要記掛著,
不然萬一沒水、沒電了,
找不到補給點,
就會很難辦。
這對“深飄”情侶,
就是因為經常去這些地方“求人辦事”,
被說是“停車場乞丐”,
對此,二人表示“還挺形象的”。
房車資源不同的補給方式,
價格也不一樣。
充電和蓄水還好辦,
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
是收集廁所廢水的“黑水箱”,
也需要自己拿去公廁倒掉,
盡管用降解劑處理過,
但也比下水道“難搞”得多。
這種“半自助”的生活方式,
到底方不方便,
或許就只有親歷者才知道了。
房車里扎根,
是否長久之計?
“四海為家”“說走就走”的生活,
雖然聽上去挺浪漫,
但從實用的角度來說,
房車的價格也不便宜,
這對“深飄”情侶買車、改車,
一共花了16萬,
一些房車發燒友,
甚至會購買上百萬的“豪華房車”。
還要再加上水電燃油、保養費、保險等開銷,
租房、買房和住房車,
到底哪種更省錢,
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對于這種生活,
有人認為,只要他們喜歡就好,
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敢說敢做,值得祝福,
也有很多人表示“理解不了”,
房車不是長久之計,
“車子終究不能代替房子”,
安全怎么辦?孩子怎么辦?
戶口怎么辦?
等到孩子出生、上學,
現實的問題就不得不面對了。
是換一輛更大的車,
還是回到出租房?
“這個就得到時候再看?!?/p>
這對情侶對記者表示,
五年之后再做打算,
住房車只是目前的最優選擇,
僅此而已。
年輕人在異鄉打拼不容易,
想要扎根定居更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每一種生活都有各自的好處和難處,
未來會如何,
或許就像旅居生活一樣,
只有到了下一站,
才能看見窗外是山還是海。
房車生活,
你覺得“香”嗎?
說說你的看法↓↓↓
來源:央視網綜合成都日報錦觀新聞、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