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合口味的店 他索性自己開了一家
小店座位少
客人寧愿打包也要嘗一口
【資料圖】
梁珈銘正在制作腸粉。
細膩爽滑的腸粉,配上秘制調料和佐料,讓人很有食欲。
“云浮腸粉”位置。(地圖截圖)
“云浮腸粉”的門面。
幾條腸粉、一碗粥,配上香濃的醬汁和佐料,便是一份營養美味的早餐。
在空明東路,有一家名為“云浮腸粉”的腸粉店,雖然門面小到只有6個座位,但它卻是不少顧客心中的“寶藏店鋪”。
★推薦理由 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
這家店開業沒多久我就來嘗鮮了,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掉,這幾年隔三差五就來吃。聽說老板是從廣東學回來的手藝,他家的腸粉湯汁香濃、粉皮筋道、餡料新鮮,分量也很足,七八塊錢就能吃得很飽了。
——家住毅峰路的黃女士
★記者探店 粉皮有三種厚度供選擇
上周五上午,記者找到了這家“云浮腸粉”。它位于空明東路,靠近七星區檢察院,店鋪不太顯眼,紅色的招牌甚至有些褪色,如果以前沒來過,或許就錯過了。
店鋪面積不大,但干凈整潔,店里只有6個座位,老板梁珈銘告訴記者,三分之二的顧客都會選擇打包帶走,客人等不到座位,寧愿打包也要嘗一口。記者看到,這家腸粉店的餡料和桂林其他腸粉店里最常見的餡料不太一樣,店里的招牌是墨魚丸腸粉和香腸腸粉,還有豬肉、蝦米豬肉、胡蘿卜玉米豬肉、雞蛋、火腿等餡料供顧客選擇,一份腸粉的售價從6-10元不等。
“老板,要一份玉米豬肉腸粉,皮要普通的。”顧客點完餐后,梁珈銘先在蒸盤上刷了一層油,隨后舀了一勺米漿倒在盤上。只見他麻利地搖晃蒸盤,等到米漿均勻地平鋪在盤上之后,他迅速撒上了豬肉、玉米、青菜等配料,將蒸盤放入蒸箱。
大約一分鐘后,他將蒸熟的腸粉取出,切成小塊,再淋上店里秘制的調料,一份美味可口的腸粉就做好了。顧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辣椒醬、酸豆角、蔥花、蘿卜干等配料。
梁珈銘介紹,他做的腸粉粉皮有三種厚度,一種是常規的,一種是偏薄的,還有一種是超薄的。記者點了一份蝦米豬肉腸粉和一份香腸腸粉,分別選了普通、超薄兩種厚度的粉皮。超薄的粉皮吹彈可破,薄薄的粉皮包裹著肉末、香腸等食材。無論是哪種厚度的粉皮都很勁道,嚼起來非常有韌性,相比之下,超薄的粉皮口感更好,但因為米漿用量的差異,超薄粉皮的腸粉分量會相對少。
記者發現,店里提供的配料中還有一份“隱藏菜單”,那就是梁珈銘自己熬制的番茄醬。“店里有兩種番茄醬,一種是買的,還有一種是我自己做的,有些顧客更愛吃我做的番茄醬,有人甚至是奔著這個醬來的。”
★小店故事 最大的動力是顧客的認可
2000年退伍后,梁珈銘來到桂林工作,如果不是因為找不到合自己口味的腸粉,他完全不會想到要開一家腸粉店。2019年時,他和妻子在空明東路開起了這家店。
“我和妻子、孩子都很喜歡吃腸粉,也去廣東吃過,但在桂林就一直沒找到在廣東吃過的口感。”梁珈銘說,想到自己有位廣東云浮的親戚開了家腸粉店,他便去當地學了制作腸粉的手藝。
小店從早上7點開始營業,下午1點打烊。每天凌晨4點,梁珈銘就要起床準備當天的食材。“一天大概要用到二三十斤米漿,都是早上起來現磨的,為了節省顧客等待的時間,我們也會事先把腸粉中的豬肉、香腸、墨魚丸等食材蒸熟,這樣蒸腸粉的時間就不用太久。”
想要做好一份腸粉,粉皮是關鍵。梁珈銘說,普通厚度的腸粉皮用的是六兩漿,而超薄厚度的粉皮只要用三兩漿,粉皮越薄制作難度越大。“米漿越多,在蒸盤里就越容易晃均勻,少的話就比較考驗技術,如果米漿鋪得不均勻,蒸出來的粉皮厚度就不一樣,不僅影響口感,太薄的地方也容易破。”
除了粉皮之外,店里秘制的調料也是美味的另一個“法寶”。“是用豬骨、雞架等熬制的湯汁,再加上多種香料、生抽、蠔油等調味料煮出來的。”他告訴記者,制作腸粉的所有食材用量他都會用秤稱過,精確的用量才能保證更好的口味和口感。
三年來,這家小店也有了不少忠實的粉絲。“有一些廣東人或者在廣東生活過的人都來吃過,他們都很認可我做的口味,之前有位小伙子說他吃了很多家腸粉店,但味道都不正宗,直到來了我的店,他才覺得找到了地道廣東腸粉的味道。”梁珈銘說。
除了附近的食客,也有人是從瓦窯、八里街、臨桂、大圩等地來吃腸粉的。盡管路程較遠,但不少老顧客每個月都要來個幾回,也有人和他提過,希望他能開幾家分店。
每次得到顧客的認可,梁珈銘都很開心,也有了想把小店經營得更好的動力。在他看來,經營餐飲店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品質和口碑,他心里也一直有個開連鎖店的夢想。“有人說想加盟,也有人想和我學手藝,但我又擔心他們把控不好品質,會影響這幾年辛苦建起來的口碑,現在我們的精力有限,等條件更成熟的時候,我還是會往這個方向努力的。”記者唐霽云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