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2023年度廣西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集中繳費開始,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350元,較上年度增加了30元。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連年遞增,每年繳費到底劃算嗎?9月1日,自治區醫療保障局就居民關心的話題作出解答。
1
財政補助逐年加大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城鄉居民醫保由原來的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整合而來。2003年原新農合政策實施之初,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0元。2023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已漲至每人每年350元。自治區醫療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城鄉居民醫保在個人繳費之外還有國家財政補助。2003年國家財政補助為每人每年20元,到2022年已增加至每人每年610元。國家對城鄉居民醫保的財政補貼力度在逐年加大,個人參保繳納部分與財政補助相比,要少得多。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和物價的上漲,醫療費用也連年上漲,繳費標準跟著逐年上調也在情理之中。
2
報銷比例翻了一倍
居民醫保制度建設完善過程中,籌資標準合理調整主要用于提高包括農村居民在內的參保群眾待遇水平。數據顯示,新農合建立之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為35%。目前,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左右,是前者的兩倍。自治區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說,居民醫保待遇保障從住院費用報銷向門診延伸和擴展,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實施;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實施,覆蓋居民醫保全部參保人群,并對困難群眾實施精準傾斜支付政策;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穩步拓展,從1999版的1535個品種增加到2021版的2860個品種,包括許多治療癌癥特效藥在內的33種國家談判藥品納入單列門診統籌支付,報銷門檻降低,個人報銷比例不降反升。這些都是近年來居民醫保待遇出現的顯著變化。城鄉居民醫保待遇的逐年提高需要靠不斷提高籌資水平來解決。2023年度350元的個人繳費標準,是為了穩住及提高參保居民的保障力度而科學設定的繳費標準。
3
困難群體可獲資助
居民醫保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屬于政府主辦的基本醫療保險的一種。自治區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廣西不斷加強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參加居民基本醫保就納入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不需另外繳費)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覆蓋范圍,如果參保人生病,尤其是不幸遭受了重特大疾病,三重保障能發揮梯次減負作用,較好地減輕醫療費用負擔。綜合來看,參加居民醫保不但劃算且很有必要。在廣西,各部門認定的城鄉居民的困難、特殊人群參保所需個人繳費的部分,由各級政府按規定給予個人繳費全額或者定額資助。
新聞鏈接
困難群體的認定
各部門認定的城鄉居民的困難、特殊人群包括:農村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獨生子女戶和雙女結扎戶的父母及其子女、計生特殊家庭、城鎮重度殘疾人、農村重度殘疾人、城鄉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城鄉低保對象、城鄉低保邊緣對象、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和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等。
來源丨南國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