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資料圖)
9月10日,
湖南長沙一所高校的課堂上,
講課間隙,
一位年長的老師
拿起用老干媽空瓶裝的水喝。
湖南長沙一老師使用老干媽玻璃杯喝水
該場景被臺下的學生拍攝并被上傳到網上。教師節這天,該視頻迅速成為平臺熱點,這位老師因此引來數千萬的網友圍觀點贊。
視頻中能夠看出,拿出隨身攜帶的老干媽玻璃杯喝水,這位老師動作嫻熟,自然透露出一股質樸的氣質。
有網友認為,從視頻來看,這位老師很節儉,保持著優良的傳統作風,對于學生是最好的言傳身教;也有網友分析,這種老師一看就是精神世界非常富足的人,并不怎么看重物質生活;還有網友建議,老師有條件還是用專業水杯,方便又安全,并催促這個老師的學生:“教師節了,趕緊給老師安排上一個像樣的杯子。”
為什么大家都會覺得這位老師很簡樸?因為在現代社會中,老師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特別是對于在高校任教的老師或者教授來說,有著一份體面的收入,不至于連一個品質好一點的水杯都買不起。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老師也好,其它階層的民眾也罷,都有不斷提高生活品質的美好愿望。喝水的杯子可能要分喝茶、喝咖啡、喝飲料等多種,從辦公室到家里,杯子可能會有好幾個。兩相對比,這位年長的高校老師用來喝水的,卻是吃完辣椒醬留下的玻璃瓶,自然會給人以節儉的印象。
生活中的類似現象也不少,打開網絡記憶,有許多生活樸素的老師都將身影留在了校園里。在浙江師范學院,一位郝姓老師每天拎著一個破舊的蛇皮袋子來上課,袋子里裝著喝水的玻璃罐、馬扎還有教案;在北大任教的數學天才韋東奕走在校園接受街頭采訪時,手里拎著的是幾個饅頭和礦泉水;77歲的河南農業大學教授王澤霖,一件襯衣穿了幾十年,卻把畢生科研轉化結余的8000多萬元全部捐給了自己的學校……
許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選擇。作為普通人,有條件買一個安全方便的專業水杯,注重生活品質,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正如許多網友所說,這些老師,在精神上是十分富足的,所以多余的物質對他們來說,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
教書育人,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業。老師的穿著、用具、生活習慣等個人行為,或許不會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產生直接影響,但其身上的某些特質,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這位老師之所以喝個水都能走紅,除了“老干媽”本身有名,更多的是這位老師對生活的極簡追求,在這個物質豐富的社會里,反而形成一股清流,浸潤了廣大網友的心。
來源:極目新聞(記者:詹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