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部分時間炎熱少雨
(資料圖片)
廣西氣象干旱發展,雖然9月8日以后雨水有所增多,但是不足以緩解旱情
9月11日桂北、桂中仍有較大范圍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特、重旱主要分布在百色、南寧、崇左、河池、柳州桂林、來賓、貴港等市
今天(9月13日)6時
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橙色預警
今年第12號臺風“梅花”
已于早晨5時加強為強臺風級
預計明天(9月14日)下午至夜間在浙江沿海地區登陸“梅花”的到來恰逢天文大潮期浙江、上海、江蘇等多地拉響風暴潮預警
9月15日晚上到17日在“梅花”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下廣西西部及沿海地區有降雨系統維持未來幾天都有降雨天氣
預計未來兩天
除廣西西部及沿海部分地區有些陣雨雷雨外
廣西大部以多云到晴為主
天氣炎熱
廣西北部、中部的部分地區氣象干旱將持續
由于不被“梅花”帶來的風雨明顯波及桂林將加入“高溫群聊”以多云有陣雨天氣為主“解渴”暫時無望
登陸時間:9月臺風仍活躍 秋臺風不容小覷
通常,氣象學上把6月至8月生成的臺風稱為“夏臺風”,9月至11月生成的臺風稱為“秋臺風”。統計顯示,過去72年間,夏季生成臺風個數為833個,為臺風最活躍季節,而秋季也有821個臺風生成,僅次于夏季。
1949年至2020年數據顯示,平均每年夏季約有4.43個臺風登陸我國,而每年秋季平均有2.36個臺風登陸我國。
秋季中,9月最活躍,平均登陸個數達到1.72個,僅次于臺風活動最頻繁的8月(1.94個)和7月(1.83個)。
強度:秋臺風多“狠角色” 超強臺風占比高
氣象大數據顯示,秋臺風更容易出“狠角色”。1949年至2020年間,秋季生成的臺風中,超強臺風占比27.9%,遠高于夏季的18%。
從臺風初次登陸我國的強度來看,秋臺風明顯高于夏臺風。夏季臺風多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級別登陸我國,達到強臺風以上級別的僅有14.9%;而在秋季,這個比例達22.4%,明顯高于夏季。
影響:秋臺風遇上冷空氣 災害影響升級
歷史上,曾有多個秋臺風給我國造成過嚴重影響。9月登陸我國最強的臺風要數1973年第14號臺風“Marge”。據新華社消息,該臺風共造成海南省926人死亡、1690人重傷、4470人輕傷,12.6萬間房屋倒塌,損失慘重。
此外,最2016年第14號臺風“莫蘭蒂”,威力也很猛。它登陸廈門后,風雨云系波及福建、廣東、江西、浙江、上海、江蘇等11個省市,多地狂風大作,暴雨成災。
為何秋臺風破壞力如此大?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從春分開始,太陽直射點從赤道向北回歸線移動,加熱了北半球熱帶海洋,海水熱量不斷累積,通常8月至9月海溫達到最高,海溫高有利于臺風生成和能量增強。同時,8月底至9月初,冷空氣開始活躍,增加了氣壓梯度,臺風中心附近風速加大,也有利于臺風強度增強,所以,秋季,強臺風或超強臺風出現概率更高。
由于秋季冷空氣逐漸增多,臺風還更容易遇到冷空氣,兩者聯手往往會激發出猛烈的降水,從而導致更大的災害。
再來看看今年第13號臺風“苗柏”
目前來看
它遠在西北太平洋深處
未來對我國無影響
不過“梅花”和“苗柏”中間
還有個熱帶氣旋(92W)在醞釀
有發展成臺風的可能
至于它后期如何發展
會不會給廣西以及桂林帶來影響
還需要繼續關注
來源丨廣西天氣 中國天氣網 廣西頭條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