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取什么名字?
(相關資料圖)
家長們可是為此下了不少功夫
為了取一個意頭好又與眾不同的名字
有父母選擇花重金給孩子取名
90后的丸子媽媽,因為她老公的名字有諧音,上學的時候就總是被同學取笑,所以懷孕的時候她就想好了,一定找人給孩子取個與眾不同,能給人留下好印象的名字。
于是丸子媽媽花費1288元為剛出生的女兒買了一個名字——“楊柳沐馨”丸子媽媽覺得這個錢花的很值
據丸子媽媽介紹,取名“大師”根據女兒出生的資料,最終敲定了這個名字意味孩子剛健智聰,且有沐浴溫馨之意,名字里面還涉及命格、命理八卦之類,總之全家都很滿意。
周圍朋友笑她被收了“智商稅”,但丸子媽媽覺得小孩子以后買玩具、培訓班,處處都是花錢的地方,這個就當給孩子出生第一個禮物。
你覺得這個名字值這個錢嗎?不少網友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網友稱,這種花錢給寶寶取名字并不是隨便取取,是有些講究的比如說算八字
而有網友覺得花錢取了個四字的名字
有點白花錢
大家之所以覺得四字名字不合適,主要是因為四個字筆畫太多了不好寫
也有人表示,不管是不是智商稅家長自己開心就好
在網站上搜索“取名”,跳轉鏈接都是收費網站,才發現新生兒取名背后還有這么大一本生意經。
同時發現,在購物軟件上搜索“新生兒取名”,相關商家多達1520個價格從17.9元到9980元不等,其中有一些標著已經有上千人收貨。
便宜的通常是機器取名而人工取名顯然更“高端”一點價格通常都在百元以上甚至數千元
但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屬于“有價無市”銷量最好的是中間價位且都是吉利數字比如588元、698元、888元
看起來像丸子媽媽愿意花錢去取名的家長也不少有家長認為只要對方名字取得好聽花錢給孩子選個好聽的名字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花錢給孩子起名字一直都有爭議有人覺得沒必要有人覺得對孩子有好處、很有必要
追求與眾不同,父母各有方法
奇特名字火出圈
前段時間,浙江臺州一對夫妻給寶寶取“李不尚書”一名名字奇特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寶寶媽媽表示,名字諧音“禮部尚書”,當年去給孩子辦出生證明的時候還是瞞著家里老人去的。之前廣為流傳的特色的名字還有這些
事關取名,這些要點要知曉
不過關于取名這些小知識家長們要了解
01戶口登記“姓氏”有講究每個公民都享有姓名權。根據我國現行《婚姻法》的規定,起名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而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存在以下情況,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也作了相同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僅憑個人喜好和愿望創設新的姓氏,不符合法律規定限定的情形,就可能因違反公序良俗而被公安機關拒絕登記。
02取“名”也不能太隨意《居民身份證法》第四條規定,居民身份證使用規范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填寫。《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七條規定,除姓氏中存在的異體字,否則應當使用規范漢字,也就是《通用規范漢字表》中的漢字。所以,數字和英文字母都不能用來起名哦!
03現有姓名諸多不便怎么改?出生時登記的姓名并不是終局性的,有些姓名可能因諧音、歧義等原因給公民本人帶來諸多不便,法律為此也賦予了公民在各階段變更姓名的權利。《戶口登記條例》第十八條規定,未滿十八周歲的人變更姓名,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不過,變更姓名還涉及到銀行賬戶、手機號、社保卡、畢業證、學位證、社交媒體賬號等等信息的變更,父母在給新生兒起名時要謹慎一些,避免日后改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04姓名權保護新變化《民法典》對姓名權的保護也有新變化。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條規定,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字號、姓名和名稱的簡稱等,參照適用姓名權和名稱權保護的有關規定。以后倘若再有假冒他人知名筆名、藝名行違法之事的,權利人可追究對方姓名權侵權責任。
關于怎么給寶寶取名你怎么看?
來源:19樓論壇、浙江早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