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的酸辣煮粉。
食客可以看到店員的操作。
【資料圖】
小店門面。
小店位置。(手機軟件截圖)
在鐵西縱橫交錯的巷子里,藏著不少美食。這家輾轉(zhuǎn)開了38年的米粉店,就承載了不少街坊鄰居的美好記憶。在涼涼的秋日早上,來一碗熱騰騰的煮粉,不僅能暖胃,還能體驗市井的煙火氣。
★推薦理由 小鍋煮粉可以滿足個人喜好
這家小店開在我家附近,每天早上路過都能看到很多人排隊。不管多匆忙,我都會停下來嗦一碗。他們家的粉是一碗一碗煮的,肉的分量很足。湯底特別鮮,配上酸辣小菜,口感特別驚艷。最難得的是,煮粉阿姨總能記得我的口味,讓人感到很貼心。
——家住鐵西的李先生
★記者探店 米粉店里感受濃濃煙火氣
近日,早上七點,記者來到廣和米粉店,這里已經(jīng)食客盈門。這家店的門面很小,店門口的一張小桌子就是收銀臺,擺放在樹蔭下的桌椅看起來也有一些老舊。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店卻有很多回頭客。
記者在收銀臺拿上餐牌,便跟著排隊等待。“二兩煮粉,酸辣的。”“只要瘦肉,不要豬肝。”在排隊過程中,記者聽到了各種“挑食”的需求,煮粉阿姨都一一滿足。
每一份煮粉都是單獨現(xiàn)煮的,有三鮮粉、酸辣粉兩種。食客只需提出個人飲食喜好,剩下的交給煮粉阿姨。只見煮粉阿姨將米粉放入沸水中,輕輕打散,很快就燙好裝在碗里了。同時,煮粉阿姨還掌管著別的鍋,時刻關(guān)注著食材的變化,每一道工序都恰到好處。先舀上一大勺提前熬好的骨頭湯,煮開后放入瘦肉、豬肝等,再次煮開后放入應(yīng)季青菜,在保留食材原有味道的基礎(chǔ)上簡單調(diào)味,再將湯頭澆在燙好的米粉上,一碗可口的煮粉就完成了。
端上熱騰騰的煮粉前往配菜小料臺,加入蘿卜干、酸豆角等,喜辣的食客還可以加上他們家秘制的辣椒油。尋找一處空位坐下,便可以開啟味蕾的奇妙之旅。
記者發(fā)現(xiàn),很多食客右手拿著筷子,左手拿著油條蘸湯頭。“我每天早上晨練結(jié)束就會來這里吃一碗粉。冒著氣的三鮮煮粉,撒上一點胡椒,湯頭更加清爽鮮甜。油條吸滿湯汁后軟軟糯糯,吃完后身子暖乎乎的。”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這里食客特別多,有的時候需要站著吃。
來這里的食客大多數(shù)是附近的居民,但也有慕名而來的。“他們家的酸辣煮粉特別好吃,酸筍咸鮮酸辣,很符合我的口味。需要留意的是,他們家下午三點就關(guān)門了,來晚的話就沒有豬肝、腸子了。”住在疊彩區(qū)的潘女士告訴記者。
陽光透過枝葉灑在熱騰騰的米粉上,看著街坊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聊家常的畫面,給人特別安逸的感覺。
★小店故事 新鮮食材做出“最美滋味”
小店負責(zé)人曾宇告訴記者,早在1984年,他的父親就在鐵西外的一條街道開了這家廣和米粉店,1995年搬到鐵西,2004年遷到現(xiàn)在的位置,店面不大,但每天能賣出400碗左右的煮粉。
這里吸引食客們味蕾的秘訣就是新鮮的原料。廣和米粉店旁邊便是菜市場。店家每天很早就從菜市場買回新鮮的豬肉、豬肝等食材,用姜蔥腌制,待客人點單時便上小鍋猛火快煮。新鮮豬肉在猛火的高溫下迅速轉(zhuǎn)化,一切就在那幾十秒,鮮味被鎖在肉中,深得食客們喜愛。
這家小店堅持用傳統(tǒng)的方式熬湯,每天加入新鮮的筒骨、老母雞熬制。“有的米粉吃完會出現(xiàn)嘴巴干澀的感覺,但他們家沒有,反而是特別鮮甜。”經(jīng)常來這里吃粉的一名食客告訴記者。
“來的多是老顧客,我們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味道好了,回頭客就多了。”曾宇告訴記者,他父親以前也想過不再繼續(xù)營業(yè)了,但有的顧客說,如果他們不做了,就很難吃上這么合口味,而且價格劃算的煮粉了。為此,他父親選擇堅持了下來,盡管凈利潤不高,但每天都要用新鮮食材來保證品質(zhì),不辜負食客的期望。這家店的名氣逐漸越來越大,不少人特別趕來品嘗。如今,曾宇傳承了父親對食客負責(zé)任的態(tài)度,用心做好每一碗粉。
見習(xí)記者石艷紅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