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
一些人會被“干”困擾
(資料圖片)
一天到晚總喝水,老跑廁所
還覺得口干舌燥、皮膚發癢、眼睛發干
……
這可能不是普普通通的秋燥
很可能是一種名叫“干燥綜合征”的病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唾液腺及淚腺為主的”慢性風濕免疫科疾病。
根據全球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干燥綜合征并不少見,是僅次于類風濕關節炎的第二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40-5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好發,但也有兒童青少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
出現這些需警惕
并非所有的口干、眼干都是病,都是“干燥綜合征”,只有符合以下情況才需警惕:
1口腔癥狀需滿足以下至少一項
①即使正常飲水,每日感到口干持續三個月以上;
②成年后腮腺反復腫大或持續腫大;
③吞咽干性食物(如饅頭、餅干等)需要用水送服。
2眼部癥狀也需滿足以下至少一項
①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續3個月以上;
②有反復的沙子進眼或磨砂感覺;
③每日需使用人工淚液大于3次。
圖片來源: 武漢協和醫院
干燥綜合癥對身體有這些影響
干燥綜合征早期起病隱匿,嚴重時可能累及肺臟、腎臟、神經系統等多系統。因此,早診斷、及時治療十分重要。
1
血液系統
患者白細胞或血小板會減少,血小板低下嚴重者可伴出血現象。
2
神經系統
以周圍神經損害多見,可致骨、關節、肌肉病變,部分患者會出現手麻、腳麻的癥狀,甚至發生關節的腫脹疼痛。
3
腎臟
30%~50%的干燥綜合征患者有腎損害,主要累及遠端腎小管,表現為低鉀血癥、腎小管酸中毒等腎臟疾病,嚴重者會出現鈣化、腎結石等問題。
4
消化系統
胃腸道會因其黏膜層外分泌腺體病變,而出現萎縮性胃炎、胃酸減少、消化不良等非特異性癥狀。
5
肺、呼吸系統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患者輕則出現呼吸道干燥、干咳,嚴重者可出現氣短、肺心病、心包積液及肺間質纖維化。
圖片來源:上海市同仁醫院
干燥綜合征如何檢查發現?
當你出現相關癥狀,就需要到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進一步檢查。
1血液檢查
自身抗體中的抗SSA抗體或抗SSB抗體,以及抗Ro-52抗體與干燥綜合征密切相關,當然還存在其他抗體,如α-胞襯蛋白、抗毒蕈堿受體3,后兩項還未常規開展。
2唾液腺功能檢查
包括唾液流率、唾液腺ECT、腮腺造影等無創性檢查,以及有創性檢查——唇腺活檢提示灶性淋巴細胞浸潤,后者被看做干燥綜合征診斷“金標準”。
3淚腺功能檢查
濾紙試驗(Schirmer試驗)、淚膜破碎時間(BUT)、角膜染色試驗等等,可以評估干眼癥及其程度。
干燥綜合征如何治療?
當診斷確定以后,風濕免疫科醫生就會根據你有沒有內臟損害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 如果只有口干眼干,那就局部對癥治療,比如注意口、眼衛生,保持環境濕潤,停止吸煙、飲酒、過咸過甜食物攝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口干的藥物如阿托品、利尿劑等,勤漱口、潔牙,咀嚼無糖口香糖等;
? 干眼癥可以考慮使用人工淚液、眼膏,嚴重者可考慮環孢素滴眼液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開處方用藥,以免發生副作用;
? 如果還是不能緩解,就需要在??漆t師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更有甚者,出現了內臟受損,比如干燥累及到肺部、腎臟、血液系統、神經系統,就需要??漆t生仔細評估后,采取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甚至生物制劑等強化治療。
干燥綜合征vs秋季干燥
普通的“秋燥”通過皮膚保濕和飲食補水可以改善。
而這種特殊的“干燥”,就算瘋狂補水也無濟于事。
干燥綜合征
秋季干燥
主要癥狀
多種癥狀一起出現,如口干、眼干,同時還可能有牙齒發黑、齲齒、關節痛、腮腺腫大等問題。主要是嘴巴干,眼睛不一定干
圖片來源: 武漢協和醫院
對于干燥綜合征患者來說
怎樣安穩度過秋季呢?
做好這5件事,緩解干燥
1控制原發病,及時就診
出現上述癥狀者,最重要的是及時到正規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接受全面檢查和對癥治療,以免延誤治療時機累及肺、腎等重要臟器。只有控制住原發病,才能更好地緩解目前不良狀況。
另外,如果患者服用降壓藥、抗心律不齊藥、抗抑郁藥等也會出現口眼干燥,就診時要告知醫生,方便醫生做出正確判斷。
2加強滋潤度,呵護皮膚
對干燥綜合征患者來說,如果皮膚過于干燥,需加強滋潤度。
一般在潔面、洗澡后,患者可以使用潤膚露進行皮膚滋潤,鎖住水分的同時,降低皮膚敏感性。
另外,不要頻繁洗澡,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還要控制水溫,這樣有助于減少對皮膚表面油脂層的損害。
3改變生活習慣,保濕口腔
患者應減少吸煙、喝酒,降低對口腔的傷害;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多使用含氟的漱口液漱口,以降低感染風險。
4使用人工淚液,滋潤眼睛
很多患者會出現眼睛干澀、有異物感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人工淚液緩解干燥癥狀、減少眼角膜的損傷,并可有效防止出現眼部并發癥。
5適度鍛煉,保護關節
加強身體鍛煉,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但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可以進行太極拳、慢跑、走路等舒緩運動。
日常生活中,出現關節僵硬、疼痛、腫大變形、活動受限,最好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排查關節疾病,提防免疫系統疾病。
若出現身體系統性損害的疾病時
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
以免病情越來越嚴重
來源:廣西疾控、生命時報、武漢協和醫院、上海市同仁醫院